[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窗节点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575171.0 | 申请日: | 2020-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43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 发明(设计)人: | 康健;蒋洪武;何军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壹东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6B7/02 | 分类号: | E06B7/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0016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节点 | ||
本申请涉及窗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窗节点,其包括预先设置在墙体上通风槽口内的网孔板,所述网孔板呈竖直设置,网孔板的两端均设于通风槽口的口壁上,网孔板的中部突出于墙体外表面。当网孔板突出于墙体外表面的部分遇上气流时,网孔板引导墙体外立面的气流,将气流导入至室内。本申请能够增强窗户的通风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窗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窗节点。
背景技术
如今的高层建筑上通常都设置有建筑窗。
如图1所示,目前的建筑窗包括预先安装在墙体1上的网孔板2,墙体1上开设有通风槽口11,网孔板2设于通风槽口11内,空气能够通过网孔板2上的网孔进入到室内,从而实现了通风效果。发明人发现,这种窗户的通风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增强窗户的通风性,本申请提供一种建筑窗节点。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建筑窗节点,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窗节点,包括预先设置在墙体上通风槽口内的网孔板,网孔板的两端均设于通风槽口的口壁上,网孔板的中部突出于墙体外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现有的网孔板全部位于通风槽内,在通风时,只有进入到通风槽口内的气流才能穿过网孔板进入到室内。而本申请的网孔板在通风时,可以将墙体外表面不同方向的气流引导至室内,增强了窗户的通风性。
可选的,所述网孔板的两端均通过密封组件连接于通风槽口的口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网孔板与通风槽口的连接处密封,使得树叶等杂质不易穿过网孔板与通风槽口口壁之间的间隙进入到室内。
可选的,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安装板、第一密封件和连接板,安装板连接于通风槽口的口壁,安装板通过所述第一密封件与连接板相连,连接板与网孔板的一端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比于通风槽口的口壁,安装板和连接板供第一密封件安装的一侧更为平整,提高了网孔板与通风槽口连接处的密封性。
可选的,所述网孔板朝向室内的一侧设有用于封闭通风槽口的封闭板,封闭板上开设有供空气进入室内的贯通槽口,贯通槽口上设有闭合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打开闭合门时,气流经过网孔板进入室内;用户关闭闭合门时,闭合门限制气流进入室内,方便用户根据需要选择是否通风。
可选的,所述闭合门转动连接于安装板,所述贯通槽口的口壁上设有供闭合门抵紧的第二密封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关闭闭合门时,闭合门抵紧于第二密封件,提高了闭合门的密封性。
可选的,所述网孔板包括第一板单元和第二板单元,第一板单元远离第二板单元的一端连接于通风槽口的口壁,第二板单元远离第一板单元的一端连接于通风槽口的口壁,所述第一板单元靠近第二板单元的一端连接于第二板单元靠近第一板单元的一端,第一板单元与第二板单元连接处突出于墙体外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板单元与第二板单元的连接处突出于墙体的部分呈夹角设置,适用于引导更多方向的气流进入到室内,加强了通风性。
可选的,所述第一板单元与所述第二板单元连接处远离室内的一侧开设有弯折槽,弯折槽沿竖直方向延伸,网孔板呈竖直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弯折槽的设置,为网孔板的弯折提供了一定的导向作用,从而便于工人将平整的网孔板弯折成相互连接的第一板单元和第二板单元。
可选的,所述网孔板突出于墙体外表面部分呈弧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网孔板突出于墙体部分呈弧形设置,适用于引导更多方向的气流进入到室内,加强了通风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壹东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壹东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751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雨水排气尾管、发动机及车辆
- 下一篇:一种用于坡屋顶的装配式木梁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