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河道漂浮物打捞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568724.X | 申请日: | 2020-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151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 发明(设计)人: | 孔森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孔森洁 |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B63B35/32;B09B3/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蔡辉 |
| 地址: | 225700 江苏省泰州市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道 漂浮 打捞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河道漂浮物打捞装置,涉及河道垃圾清理技术领域,包括清理船只,所述清理船只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内侧壁从上至下依次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辊,转动辊的外表面传动连接有清理传输带,清理船只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壳体,固定壳体的内侧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两个粉碎辊,清理船只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压缩腔。该河道漂浮物打捞装置,通过在转动辊的外表面传动连接有传输带能够对河道中的垃圾传输到固定壳体的内部,达到了收集输输送的有益效果,通过在固定壳体的内侧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两个粉碎辊能够对来自传输带的漂浮物垃圾进行粉碎,达到了减少漂浮占用大量空间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垃圾清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河道漂浮物打捞装置。
背景技术
河道是行洪的通道,河道的防洪安全、行洪通畅,对抗御洪水灾害具有重要作用,河道是水资源的载体,水资源是关系人类生存的一种最基本的自然资源,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保护离不开河道这一重要载体,河道是生态环境的组成部分,在整个地球生态系统中,河流是连接陆地生态系统与海洋生态系统最重要的桥梁之一,是水生物、陆生物相互依赖的纽带,在提供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河道的管理关系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河道管理中,需要定期对河道水面上的漂浮物进行清理,现有的一部分河道清理船在清理河道漂浮垃圾的时候只能把漂浮物进行收集,而面对一些体积较大的河道垃圾的时候在清理收集后会占用大量的空间,对船只盛放垃圾的空间利用有限,造成河道清理船一次清理垃圾的数量减少以及清理效率低,需要多次进行往返清理,所以针对上述问题,现提出一种河道漂浮物打捞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河道漂浮物打捞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河道漂浮物打捞装置,包括清理船只,所述清理船只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内侧壁从上至下依次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辊,所述转动辊的外表面传动连接有清理传输带,所述清理船只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壳体,所述固定壳体的内侧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两个粉碎辊,所述清理船只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压缩腔,所述第一压缩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压缩块,所述靠近清理船只的右侧壁的清理船只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压缩腔,且第二压缩腔位于第一压缩腔和第二固定板之间,所述清理船只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四固定板,且第四固定板位于第二压缩腔的正上方,所述第四固定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伸缩杆,且第二液压伸缩杆的底面与第二压缩腔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辊和粉碎辊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皮带轮,且每个皮带轮均通过皮带进行传动连接,所述清理船只的前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的输出转轴与粉碎辊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固定壳体的右侧面固定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第一压缩腔的上表面固定连通,能够把粉碎过后的垃圾通过连接管进入第一压缩腔中,达到了运输转移垃圾的有益效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靠近第一压缩腔左侧面的清理船只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为电机的安装提供支撑的地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转轴固定连接有曲轴,所述曲轴的边缘处通过销轴铰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压缩块的左侧面通过销轴铰接,通过第一电机为曲轴的转动提供动力以及通过连接杆与压缩块通过销轴铰接使压缩块在第一压缩腔进行往复运动对漂浮物垃圾进行压缩。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固定壳体的底面为倾斜状,且为“人”字形,能够使粉碎过后的漂浮物垃圾通过重力的作用滑入连接管进行滑动,防止垃圾存在堆积的现象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孔森洁,未经孔森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687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成本智能窗帘系统
- 下一篇:一种热疗仪用红外辅热加压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