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树枝状金属纤维喂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55795.6 | 申请日: | 202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234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昌国;崔荣;邱全乐;储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安国洋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49/20 | 分类号: | B65H49/20;B65H49/36;B65H59/06;B65H51/015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卢霞 |
地址: | 226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树枝 金属纤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树枝状金属纤维喂入装置,包括立柱,立柱上设置有芯轴,芯轴均匀分布在立柱上,芯轴与立柱呈45度倾斜设置,芯轴的一端设置有铜套Ⅰ,芯轴的另一端设置有铜套Ⅱ,铜套Ⅰ上设置有锥体轮Ⅰ,铜套Ⅱ上设置有锥体轮Ⅱ,锥体轮Ⅰ和锥体轮Ⅱ上设置有纸筒。采用定位纸筒的芯轴呈45度倾斜固定于立柱上,解决了不锈钢纤维在喂入过程中张力不一致,保证了不锈钢纤维厚度均匀喂入。在锥体轮与芯轴之间采用铜套进行联接形成面接触,增大了摩擦力保证纸筒平稳匀速转动。纸筒与芯轴之间采用两个锥体轮进行定位,消除纸筒与芯轴之间的间隙,保证纸筒一直绕芯轴为中心进行被动转动。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生产周期短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树枝状金属纤维喂入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现在市场上的不锈钢纤维拉断机的纤维喂入装置基本都是采用的水平退绕固定轴不锈钢纤维喂入方式或悬挂式垂直退绕不锈钢纤维喂入方式,这两种不锈钢纤维喂入方式都存在不锈钢纤维喂入过程中因重力引起的张力大小随时变化而导致喂入不锈钢纤维束的松驰度不一,也就是喂入主机的不锈钢纤维张力不一致,从而使喂入的不锈钢纤维的厚度不均,因此会导致经过主机拉断后的不锈钢纤维出现拉不开、超长纤维较多等现象,同时由于纸筒与芯轴之间的间隙较大纸筒在被动转动过程中会出现偏离中心而卡顿不转造成不锈钢纤维频繁断条,从而大大降低了该机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树枝状金属纤维喂入装置,利用滚动摩擦的面接触在锥体轮与芯轴之间采用铜套进行联接增大了摩擦力,保证了纸筒的平稳均匀转动,顺利完成圈绕在纸筒上不锈钢纤维匀速平稳输出,纸筒与芯轴之间采用两个锥体轮进行定位,消除纸筒与芯轴之间的间隙,保证纸筒一直绕芯轴为中心进行被动转动,解决了喂入的不锈钢纤维的断条现象,同时再采用定位纸筒的芯轴呈45度倾斜固定于立柱上,解决了不锈钢纤维在喂入过程中张力不一致,保证了不锈钢纤维厚度均匀喂入,克服了经过拉断的不锈钢纤维的拉不开、超长纤维较多等问题,提高了整机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树枝状金属纤维喂入装置,包括立柱,所述立柱上设置有芯轴,所述芯轴均匀分布在立柱上,所述芯轴与立柱呈45度倾斜设置,所述芯轴的一端设置有铜套Ⅰ,芯轴的另一端设置有铜套Ⅱ,所述铜套Ⅰ上设置有锥体轮Ⅰ,所述铜套Ⅱ上设置有锥体轮Ⅱ,所述锥体轮Ⅰ和锥体轮Ⅱ上设置有纸筒。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立柱上设置有导条圈,通过导条圈实现集束成条。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纸筒与芯轴之间采用锥体轮Ⅰ和锥体轮Ⅱ进行定位,消除纸筒与芯轴之间的间隙,保证纸筒一直绕芯轴为中心进行被动转动。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导条圈通过连杆连接在立柱上,且连杆与立柱之间设置有拉扯弹簧绳,防止连杆变形。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采用定位纸筒的芯轴呈45度倾斜固定于立柱上,解决了不锈钢纤维在喂入过程中张力不一致,保证了不锈钢纤维厚度均匀喂入。在锥体轮与芯轴之间采用铜套进行联接形成面接触,增大了摩擦力保证纸筒平稳匀速转动。纸筒与芯轴之间采用两个锥体轮进行定位,消除纸筒与芯轴之间的间隙,保证纸筒一直绕芯轴为中心进行被动转动。采用导条圈将从多个纸筒被动转动喂入的不锈钢纤维进行集束成条输入主机进行牵断。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生产周期短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芯轴分布示意图。
其中:1-立柱、2-芯轴、3-铜套Ⅰ、4-铜套Ⅱ、5-锥体轮Ⅰ、6-锥体轮Ⅱ、7-纸筒、8-导条圈、9-连杆,10-拉扯弹簧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安国洋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海安国洋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557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横向过水路基结构
- 下一篇: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智能计量配料混合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