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配套于废物焚烧装置的余热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42507.3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309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钱飞舟;刁国军;刘友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海陆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44 | 分类号: | F23G5/44;F23J15/06;F22B1/18;F22B31/08;F23J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黄春松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套 废物 焚烧 装置 余热 锅炉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配套于废物焚烧装置的余热锅炉,包括:烟道和汽包,烟道上设置有能和废物焚烧装置的高温烟气出口对接的烟气入口,烟道包括:若干个依次连通的竖向烟道;烟道的出口和旁通通道连通,旁通通道上设有与危废烟气急冷塔连通的第一旁支通道,第一旁支通道上设置有控制高温烟气进入危废烟气急冷塔的第一控制阀;旁通通道上还设有与竖向设置的对流通道连通的第二旁支通道,第二旁支通道上设置有控制高温烟气进入对流通道的第二控制阀;对流通道内从上向下设置有过热器、蒸发器、省煤器,省煤器下方的对流通道上设置有烟气出口。该余热锅炉对焚烧非危废和危废产生的高温烟气均能进行热量利用,并避免了二次生成二噁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余热锅炉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配套于废物焚烧装置的余热锅炉。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工业生产产生的危险废物的处理也提出了更多要求。目前危险废物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填埋和焚烧,但由于填埋处理往往需要较多的场地,同时填埋处理危险废物很难符合日益上升的环保要求,因此大部分危险废物采用焚烧处理。
采用废物焚烧装置焚烧废物会产生高温烟气。目前,一般采用传统的水管锅炉对焚烧产生的高温烟气中的热量进行利用。但是焚烧危险废物时产生的高温烟气在温度从550℃逐步冷却降到200℃的工况时,会二次生成有害物质二噁英。为了避免二噁英的二次生成,标准要求一般需要将高温烟气急速冷却,从550℃降到200℃的时间不超过1秒。而传统的水管锅炉不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急速冷却高温烟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能配套于废物焚烧装置的余热锅炉,既能对焚烧非危险废物产生的高温烟气进行充分余热回收,又能对焚烧危险废物产生的高温烟气进行余热回收、且不易产生二噁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配套于废物焚烧装置的余热锅炉,包括:烟道和汽包,烟道上设置有能和废物焚烧装置的高温烟气出口对接的烟气入口,其特征在于:烟道包括:若干个依次连通的竖向烟道;烟道的出口和旁通通道连通,旁通通道上设有与危废烟气急冷塔连通的第一旁支通道,第一旁支通道上设置有控制高温烟气进入危废烟气急冷塔的第一控制阀;旁通通道上还设有与竖向设置的对流通道连通的第二旁支通道,第二旁支通道上设置有控制高温烟气进入对流通道的第二控制阀;对流通道内从上向下设置有过热器、蒸发器、省煤器,省煤器下方的对流通道上设置有烟气出口。
进一步地,前述一种能配套于废物焚烧装置的余热锅炉,其中:竖向烟道包括:竖向设置的第一烟道、第二烟道、第三烟道,第一烟道的顶端和第二烟道的顶端相连通,第二烟道的底端和第三烟道的底端相连通;第一烟道的下端设置有能和废物焚烧装置的高温烟气出口对接的烟气入口,第三烟道的顶部设置有烟道出口并和旁通通道连通。
进一步地,前述一种能配套于废物焚烧装置的余热锅炉,其中:第一烟道、第二烟道、第三烟道均为水冷壁通道。
进一步地,前述一种能配套于废物焚烧装置的余热锅炉,其中:第一烟道与第二烟道通过共用水冷壁隔墙而相邻设置,第一烟道与第二烟道通过该水冷壁隔墙顶部的通道相连通;第二烟道与第三烟道通过共用水冷壁隔墙而相邻设置,第二烟道与第三烟道通过该水冷壁隔墙顶部的通道相连通。
进一步地,前述一种能配套于废物焚烧装置的余热锅炉,其中:过热器、蒸发器、省煤器均为模块化结构。
进一步地,前述一种能配套于废物焚烧装置的余热锅炉,其中:第一烟道、第二烟道、第三烟道和对流通道上均设置有激波吹灰器;第一烟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灰斗,第二烟道、第三烟道的底部设置有共用灰斗,对流通道的底部设置有第四灰斗。
进一步地,前述一种能配套于废物焚烧装置的余热锅炉,其中:所述的烟道、旁通通道、第一旁支通道、第二旁支通道及对流通道均支吊在钢架平台上,汽包固定在钢架平台的顶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海陆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海陆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425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焚烧废碱液的锅炉
- 下一篇:一种柴油机消防泵强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