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焊渣清理铲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524662.2 | 申请日: | 2020-1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169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 发明(设计)人: | 邱正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东钢钢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37/08 | 分类号: | B23K37/08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吴志龙;蔡学俊 |
| 地址: | 350323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理 | ||
一种焊渣清理铲,包括握持杆,所述握持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刀头,所述握持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刀头,所述第一刀头为厚度均匀的等腰梯形板,所述等腰梯形板的大端与握持杆固连,所述等腰梯形板的小端设置有第一刀刃部。本实新结构简单,易于使用,通过设置形状尺寸均不同的第一刀头与第二刀头,使得本实新可以深入到大型钢构件的槽与狭缝中对焊渣进行清理,同时也更加省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焊渣清理铲。
背景技术
在厂房的建设与维护中,往往会用到大量的大型钢构件,这些大型钢构件通常是利用焊接的方式将多个小零部件结合为一体得到的。在焊接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焊渣,这些焊渣不规则溅落在焊缝的四周,既影响钢构件的外观又会影响对焊缝质量的检测,因此在焊接完成后需要对焊渣进行清理。
由于焊渣往往是固定于钢构件上,因此需要去清理人员利用各种工具对焊渣进行逐个清理,但是由于钢构件的结构大都不是单纯的平面,有着各种难以清理的槽、狭缝等,对这些位置的清理不仅延长了工时、提高了成本而且清理人员长期弯腰劳作还容易引发各种职业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焊渣清理铲,该清理铲可以有效的清理钢构件各个平面上焊渣,也可以对槽与狭缝中的焊渣进行清理。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焊渣清理铲,包括握持杆,所述握持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刀头,所述握持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刀头,所述第一刀头为厚度均匀的等腰梯形板,所述等腰梯形板的大端与握持杆固连,所述等腰梯形板的小端设置有第一刀刃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刀头为厚度均匀的矩形板,所述矩形板的一端与握持杆固连,所述矩形板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刀刃部,所述矩形板的侧边设置有锯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刀刃部与第二刀刃部均与握持杆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等腰梯形板的底角为70°-80°。
进一步地,所述握持杆为一矩形管。
进一步地,所述握持杆的中部设置有防滑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刀头与第二刀头均通过焊接与握持杆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新结构简单,易于使用,通过设置形状尺寸均不同的第一刀头与第二刀头,使得本实新可以深入到大型钢构件的槽与狭缝中对焊渣进行清理,同时也更加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握持杆,2-第一刀头,3-第二刀头,4-第一刀刃部,5-第二刀刃部,6-锯齿,7-防滑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浅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参考图1。
一种焊渣清理铲,包括握持杆,所述握持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刀头,所述握持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刀头,所述第一刀头为厚度均匀的等腰梯形板,所述等腰梯形板的大端与握持杆固连,所述等腰梯形板的小端设置有第一刀刃部,通过第一刀刃部对非常牢固的焊渣进行清理。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刀头为厚度均匀的矩形板,所述矩形板的一端与握持杆固连,所述矩形板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刀刃部,所述矩形板的侧边设置有锯齿,以实现对大块焊渣的清理,同时第二刀头可以深入深入狭缝、槽等不易清理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刀刃部与第二刀刃部均与握持杆垂直,以便于清理人员发力,第二刀刃部可以深入狭缝、槽等不易清理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东钢钢铁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东钢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246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销节型等速驱动轴
- 下一篇:一种角钢打孔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