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轧机烟气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506176.8 | 申请日: | 2020-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561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朝杰;孙科亮;赵尔康;王兴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恒通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0 | 分类号: | B01D53/00;B01D5/00;B01D53/04;B01D53/78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鼎宏恒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8 | 代理人: | 段和香 |
地址: | 4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轧机 烟气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清洁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冷轧机烟气处理装置;包括集气罩、油雾分离器和废油池,集气罩顶部设置有第一出气管,集气罩内设置有风机,第一出气管末端深入油雾分离器内,油雾分离器底部设置有排油管,排油管底部深入废油池内,废油池顶部设置有出油管,油雾分离器顶部设置有第二出气管,第二出气管上设置有引风机;能够将冷轧机冷轧过程中产生的油雾进行处理,增大排出气体的洁净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清洁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冷轧机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冷轧钢带生产轧制过程中所产生的油雾量大且浓度高,它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会严重影响操作工人的健康,因此,必须对油雾进行高效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冷轧钢带在轧制过程中,必须对轧辊及轧缝喷射乳化液,以保证带材的质量,乳化液在冷却轧辊及轧件的同时,自身温度迅速升高,可产生以下三类油雾:1由乳化液冲击产生的雾化乳化液,颗粒范围20-30um,占油雾量的96%以上,不含固体粉尘;2附着在钢带表面的油膜在带钢余温100℃的加热下,将有一部分雾化,其颗粒直径小于10um;3循环乳化液的温度控制在50-55℃,在它喷射到轧机时,也会产生少量的气溶胶气体,颗粒范围在0.01-5um,占油雾总量的很少一部分。
因此,需要设置有烟气处理装置将烟气进行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冷轧机烟气处理装置,能够将冷轧机冷轧过程中产生的油雾进行处理,增大排出气体的洁净度。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冷轧机烟气处理装置,包括集气罩、油雾分离器和废油池,集气罩顶部设置有第一出气管,集气罩内设置有风机,第一出气管末端深入油雾分离器内,油雾分离器底部设置有排油管,排油管底部深入废油池内,废油池顶部设置有出油管,油雾分离器顶部设置有第二出气管,第二出气管上设置有引风机。
进一步,第二出气管在引风机之前设置有吸附装置。
进一步,吸附装置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吸附层和第二吸附层。
进一步,油雾分离器内设置有循环水冷凝管,循环水冷凝管两端伸出油雾分离器并且一端与冷凝水箱连接。
进一步,油雾分离器内壁设置有竖直的冷凝槽,冷凝槽等间距设置在油雾分离器内壁。
进一步,第二出气管末端伸入酸液吸附池内,并且酸液吸附池顶部设置有第三出气管,第三出气管末端伸入碱液吸附池内,碱液吸附池顶部设置有第四出气管。
进一步,排油管设置为漏斗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集气罩上连接设置有油雾分离器和废油池,能够将冷轧机冷轧过程中产生的油雾进行处理,增大排出气体的洁净度。
2.油雾分离器内设置有循环水冷凝管,能够降低油雾分离器内部温度,便于将油雾冷凝后以液态形式排出。
3.油雾分离器内壁设置有竖直的冷凝槽,冷凝后的废油能够通过冷凝槽往下滑落到排油管内,方便冷凝油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油雾分离器内壁结构示意图。
图中,1-集气罩、2-油雾分离器、3-废油池、4-第一出气管、5-第四出气管、6-排油管、7-出油管、8-第二出气管、9-引风机、10-第一吸附层、11-第二吸附层、12-循环水冷凝管、13-冷凝槽、14-酸液吸附池、15-第三出气管、16-碱液吸附池。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恒通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恒通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5061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