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沉浸式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厂站的仓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82236.7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040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波;陈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波;陈曦 |
主分类号: | B65D88/08 | 分类号: | B65D88/08;B65D90/14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高俊 |
地址: | 830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新***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沉浸 式预拌 商品 混凝土 生产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沉浸式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厂站的仓体结构,包括存储筒及可拆卸连接于存储筒下方的支架,所述存储筒为多段拼接式结构,且组成存储筒的段与段之间的连接关系为可拆卸连接关系。采用本结构形式的仓体结构,不仅可优化混凝土厂站的复用问题,同时便于加快地下厂站建设速度、降低建设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预制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沉浸式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厂站的仓体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混凝土搅拌厂的骨料仓、粉料罐、搅拌主机均为地上设置,骨料通过铲车运送至上料口后通过皮带运输至搅拌机,粉料通过螺旋送料机从粉料罐输送至搅拌主机,成品混凝土通过搅拌主机卸料口对罐车进行落料式卸料。这种方式存在诸多不足和缺陷,如:储存量有限,人员维修困难;整体噪音、粉尘等环保问题严重;生产过程中物料遗撒问题严重,清理困难;工艺流程长占地面积大,增加生产成本;物料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土地利用率低等。
针对以上问题,现有技术中出现了沉浸式搅拌站,即地下混凝土搅拌站,如申请号为CN201720098658.X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采用将传统地面厂站设置在地下的方式,可有效解决如设备成本、危险系数、扬尘和噪音等问题。
进一步优化由于商品混凝土生产的地下厂站的结构设计,无疑会进一步促进混凝土生产产业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提出的进一步优化由于商品混凝土生产的地下厂站的结构设计,无疑会进一步促进混凝土生产产业的发展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沉浸式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厂站的仓体结构,采用本结构形式的仓体结构,不仅可优化混凝土厂站的复用问题,同时便于加快地下厂站建设速度、降低建设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沉浸式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厂站的仓体结构通过以下技术要点来解决问题,用于沉浸式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厂站的仓体结构,包括存储筒及可拆卸连接于存储筒下方的支架,所述存储筒为多段拼接式结构,且组成存储筒的段与段之间的连接关系为可拆卸连接关系。
本方案在具体运用时,所述仓体结构可用于盛装用于混凝土生产的原料,如原始粉末料、颗粒料、经过混合而成的混合料等。
具体结构设计中,通过将存储筒与支架两者的连接关系设置为可拆卸连接关系、将组成存储筒的段与段之间设置为可拆卸连接关系,旨在获得组装式仓体结构,这样,基于该仓体结构的沉浸式运用,现场组装时,可通过由下至上的方式,完成仓体结构整体式拼装,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地上厂站采用的存储筒整体式设计,由于存储筒可被设计为具有数百吨的存储能力,故现有技术中的存储筒需要大型吊车作业,不仅作业成本高、同时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和影响整个厂站建设进度的问题,而由于段相较于存储筒整体重量更轻,故在仓体结构安装时,可在设置仓体结构的基坑坑口位置搭设吊架,通过受拉葫芦、电动葫芦等,即可完成存储筒在基坑内的拼接,可解决:吊装成本问题、优化吊装风险、影响周围设备施工进度问题;同时,如上所述,由于存储筒可以被设计为具有数百吨的存储能力,故用于支撑本仓体结构的基础需要非常牢固,而针对地下基坑安装,相对于在地面上设置基础难度大,需要的养护周期时间更长,故采用以上方案,可在如基坑的固化过程中,同步进行仓体结构的搭建和如调平调整等,故以上存储筒的结构设计,与仓体结构基础设置具有理想的匹配性。以上方案提供的仓体结构在完成拆卸后,便于转移至下一个安装场所进行拼装复用,故本方案还具有利用率高的特点。同时本方案地下设置,从扬尘、噪音等方面均对环保有利。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作为一种拼装、拆卸更为便捷的技术方案,设置为:所述多段拼接式结构为层叠拼接式结构:所述存储筒包括多段在高度方向上相层叠的筒段,任意相邻两筒段均通过连接法兰形成可拆卸连接关系。以上连接法兰之间的连接通过固定螺钉完成连接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波;陈曦,未经李波;陈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822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