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含油污泥热解脱附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65256.3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92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章邦志;赵峰娃;秦宗甲;汪俊贤;李大明;方磊;万长宝;方存;疏茂;张严;金玉华;汪勇;温亚菲;李洋;王中华;李宗阳;任明政;韩啸;张家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海创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芜湖海创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0 | 分类号: | C02F11/10;C10G1/0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巧婵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油 污泥 解脱 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含油污泥处理技术领域的含油污泥热解脱附处理系统,所述的含油污泥热解脱附处理系统的中转料仓(1)底部设置防搭桥搅拌器(2)和双螺旋出料装置(3),上料刮板机(4)连接热解脱附炉定量供给装置(5),热解脱附炉定量供给装置(5)连接热解脱附炉(9),炉壳(10)设置中空层(11),热烟气输送部件输送的热烟气通过中空层(11),热解脱附炉(9)内设置物料导流装置(12)和防挂焦装置(13),本实用新型的含油污泥热解脱附处理系统,简化含油污泥热解脱附处理工艺,高效、高质实现含油污泥在预处理后的含油污泥热解脱附处理,配合含油污泥处理系统对具有污染性质的含油污泥进行环保处理,满足环保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含油污泥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含油污泥热解脱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污泥处理种类相当多。而含油污泥是其中重要的类别。含油污泥需要进行油、泥分离。现有技术中,通过对含油污泥的计算,根据含油、含水、含固量和物料来源、形态,分别包括液态含油污泥(油泥)、半固态含油污泥、固态含油污泥。而针对含油污泥的处理,现有技术中需要分类处理,并且经过相当复杂的工艺程序,导致整个处理系统设备数量多、工艺程序复杂,成本明显增加。而含油污泥热解脱附处理是含油污泥处理中的一道重要工序,现有技术中的处理设备和处理工序,结构复杂,自动化程度低,处理效率和质量差,无法有效满足日益提高的处理需求,因此,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备减少,成本降低,简化含油污泥热解脱附处理系统及工艺,高效、高质实现含油污泥在预处理后的含油污泥热解脱附处理,有效配合含油污泥处理系统对具有污染性质的含油污泥进行环保处理,满足含油污泥标准,满足环保需求的含油污泥热解脱附处理系统。
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含油污泥热解脱附处理系统,包括中转料仓,中转料仓底部设置防搭桥搅拌器和双螺旋出料装置,双螺旋出料装置连接上料刮板机,上料刮板机连接热解脱附炉定量供给装置,热解脱附炉定量供给装置包括定量料仓、供给装置防搭桥搅拌器、定料供给双螺旋装置,热解脱附炉定量供给装置连接热解脱附炉,所述的热解脱附炉的炉壳设置中空层,热烟气输送部件输送的热烟气通过中空层,热解脱附炉内设置物料导流装置和防挂焦装置,热解脱附炉尾部连接物料冷却输送装置,所述的物料冷却输送装置连接提升刮板机。
所述的中转料仓底部的防搭桥搅拌器设置为能够将进入中转料仓的待处理油泥进行搅拌的结构,双螺旋出料装置设置为能够将搅拌后的油泥输送到上料刮板机的结构。
所述的上料刮板机设置为能够将含油污泥输送到热解脱附炉定量供给装置的结构,所述的热解脱附炉定量供给装置的定量料仓、供给装置防搭桥搅拌器、定料供给双螺旋装置设置为能够向热解脱附炉内定量输送含油污泥的结构。
所述的热解脱附炉的炉壳的中空层设置为能够使通过的热烟气通过对流换热方式将热量传递给热解脱附炉内的含油污泥,同时避免含油污泥与热烟气直接接触的结构。
所述的热解脱附炉内的物料导流装置设置为能够带动含油污泥持续从热解脱附炉前端向后端移动的结构,防挂焦装置设置为能够防止移动中的含油污泥出现炉壁挂焦的结构。
所述的热解脱附炉内完成热解脱附过程的含油污泥设置为能够通过热解脱附炉尾部排出并进入物料冷却输送装置内的结构,所述的物料冷却输送装置冷却处理后的物料设置为能够通过提升刮板机输送到成品料仓内进行处理的结构。
所述的热解脱附炉还与喷淋集水箱连接,所述的喷淋集水箱与工艺水处理装置连接,热解脱附过程产生的水蒸汽、油蒸气、挥发性有机烃类、热解气以及少量粉尘设置为能够通过喷淋集水箱后进入工艺水处理装置的结构,工艺水处理装置分别与收油机和中间池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海创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芜湖海创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芜湖海创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芜湖海创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652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