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锈蚀的耳机生产用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61685.3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017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姚爱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瓴海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29/00 | 分类号: | H04R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秀山***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锈蚀 耳机 生产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锈蚀的耳机生产用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所述检测箱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下侧中部固定有支撑外管,所述支撑外管的上端嵌套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部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上侧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支撑外管的左方设置有第一频响接收器,所述支撑外管的右方设置有第二频响接收器,所述空腔的前侧壁固定有测试播放器,所述测试播放器上设置有耳机插孔。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频响接收器和第二频响接收器分别对耳机的左右两个大喇叭播出的音质进行自动检测,可以客观、准确地发现产品质量问题,避免了人工检测时存在误差的问题,加快了检测进度,提高了检测效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维修维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锈蚀的耳机生产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耳机,又称耳筒或听筒,是一对转换单元,它接受媒体播放器或接收器所发出的电讯号,利用贴近耳朵的扬声器将其转化成可以听到的音波。耳机一般是与媒体播放器可分离的,佩戴方式有入耳式、头戴式、耳塞式等,多用于手机、随身听、收音机、可携式电玩等,同时也用于电脑和Hi-fi音响中。耳机在工厂流水线完成最后一道工序后,还需要进行最终的质量检测,才能够进行包装出售。耳机最重要的质量检测,是对其的音质进行检测,主要检测耳机在频响和杂音方面的质量是否合格。
目前,一般的企业车间,主要是由工人靠自身的听觉进行检测。由于工人自身的主观因素的存在,这种检测方式很不科学,同时还存在一种听觉疲劳的问题,非常容易导致工人做出错误的判断,致使产品质量问题无法发现。
因此,发明一种防锈蚀的耳机生产用检测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锈蚀的耳机生产用检测装置,通过将耳机的伸缩头梁放置在支撑块上的放置槽内,对耳机进行支撑,通过转动螺纹杆,能够调节耳机放置的高度,使得耳机的左右两个大喇叭分别与第一频响接收器和第二频响接收器相对应,提高了检测效果,同时正反转电机工作使得左压板和右压板分别对耳机的左右两个大喇叭进行固定,使得耳机放置牢靠,不易掉落,通过第一频响接收器和第二频响接收器分别对耳机的左右两个大喇叭播出的音质进行自动检测,可以客观、准确地发现产品质量问题,避免了人工检测时存在误差的问题,加快了检测进度,提高了检测效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维修维护,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锈蚀的耳机生产用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所述检测箱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下侧中部固定有支撑外管,所述支撑外管的上端嵌套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部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上侧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支撑外管的左方设置有第一频响接收器,所述支撑外管的右方设置有第二频响接收器,所述空腔的下侧左部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下侧开设有第一传动腔,所述空腔的下侧右部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下侧开设有第二传动腔,所述第二传动腔与第一传动腔之间设置有齿轮腔,所述第一传动腔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的右端伸入齿轮腔内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二传动腔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的左端伸入齿轮腔内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一丝杆上套接有第一螺母座,所述第一螺母座的上侧固定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上端贯穿第一滑槽连接有左压板,所述第二丝杆上套接有第二螺母座,所述第二螺母座上固定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上端贯穿第二滑槽连接有右压板,所述检测箱的下侧中部固定有正反转电机,所述正反转电机的输出端伸入齿轮腔内连接有第三锥形齿轮,所述空腔的前侧壁固定有测试播放器,所述测试播放器上设置有耳机插孔。
优选的,所述支撑块与螺纹杆之间设置有旋转座,所述螺纹杆与支撑外管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的顶端套接有转把。
优选的,所述第一频响接收器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频响接收器通过第一支撑杆与空腔的下侧壁连接,所述第二频响接收器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频响接收器通过第二支撑杆与空腔的下侧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瓴海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瓴海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616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耳机生产用绕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盘转移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