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含碳飞灰燃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46512.4 | 申请日: | 202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130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蒋芹;朱晨军;尹小伟;韩忠辉;罗海斌;刘定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0 | 分类号: | F23G7/00;F23G5/46;F22B1/18;F23J1/00;F23L15/00;F23J15/02;F23L17/14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王亚军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碳飞灰 燃烧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含碳飞灰燃烧系统,属于煤化工燃烧领域。针对现有副产物飞灰燃烧不稳定,燃烧效果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含碳飞灰燃烧系统,它包括燃烧炉,燃烧炉与空气预热器连通,空气预热器上设置有空气进口,所述燃烧炉包括与空气预热器连通的水冷段,与水冷段连接的绝热段,水冷段内设置有水入口和蒸汽出口,绝热段内设置有用于喷射飞灰的烧嘴,绝热段的底部设置有布风装置,布风装置的底部设置有灰渣管口,烧嘴和布风装置均分别与空气预热器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高温空气与含碳飞灰混合燃烧,产生的烟气经水冷段换热形成蒸汽进行回收利用,产生的灰渣经布风装置降温后运输至渣池,实现含碳飞灰的高效稳定燃烧,燃烧充分彻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化工燃烧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含碳飞灰燃烧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煤化工的循环流化床气化炉系统的副产飞灰,此飞灰主要成分为固定碳和灰份,固定碳含量在40%~80%,具有较大的利用价值,但是其无挥发份、燃点较高的特性造成其燃烧极不稳定,粒径在200目左右,又有不易转运、易扬尘等问题。故这种含碳飞灰的再利用技术就尤为关键,作为气化原料在干粉气流床气化炉内的利用已经得到利用,但是在作为燃料领域还未有较好的应用,目前在循环流化床锅炉领域仅仅实现掺混不高于20%的含碳飞灰量进行燃烧,然而燃烧仍然不稳定,波动较大,易结焦;在粉煤锅炉的应用存在着燃烧不稳定,易熄火等重大安全问题;在绝热热风炉内燃烧应用又存在排灰渣易粘壁、燃烧不稳定易超温、易氮氧化合物超标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也进行了相应的改进,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621094695.5,公开日为 2017年8月22日,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含碳飞灰的燃烧系统。该系统包括:燃烧装置、用于为燃烧装置提供可调的持续火源的助燃装置、用于为燃烧装置提供助燃空气的空气输送装置、热量回收装置和烟气处理装置;燃烧装置的输入端分别与助燃装置和空气输送装置连接,燃烧装置的输出端与热量回收装置的输入端连接,热量回收装置的输出端和烟气处理装置连接;热量回收装置,用于采集含碳飞灰在燃烧装置中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该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含碳飞灰燃烧不彻底且不稳定。
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0810051273.3,公开日为2009年2月18日,该专利公开了一种高含碳锅炉飞灰燃烧装置,它包括本体下部设有风室,风室顶部设有与风室连通的若干个钟罩式风帽,风室底部与一次风管连通,一次风管的进风口设有风量调节器,在本体内设有燃烧室,在燃烧室下部中心设有流线型稳燃隔板,在燃烧室中部设有扰动风管,扰动风管与一次风管进风口的风量调节器连接,在燃烧室的上部设有隔体隔成内循环分离室和悬浮室,在内循环分离室内设有由水冷壁管环绕构成了卧筒,由燃烧室的侧壁上设置的水冷壁管通过斜向设置的水冷壁悬浮管与内循环分离室内置的卧筒连通构成水循环回路。该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结构复杂且制备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流化床气化炉中副产物飞灰燃烧不稳定,燃烧效果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含碳飞灰燃烧系统。本实用新型通过空气预热器内的高温空气与含碳飞灰混合燃烧,产生的烟气经水冷段换热形成蒸汽进行回收利用,产生的灰渣经布风装置降温后运输至渣池,实现含碳飞灰的高效稳定燃烧,燃烧充分彻底,无需另外增加资源,整体节省成本,且系统操作简单,运行安全有效。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含碳飞灰燃烧系统,包括燃烧炉,燃烧炉与空气预热器连通,空气预热器上设置有空气进口,所述燃烧炉包括与空气预热器连通的水冷段,与水冷段连接的绝热段,水冷段内设置有水入口和蒸汽出口,绝热段内设置有用于喷射飞灰的烧嘴,绝热段的底部设置有布风装置,布风装置的底部设置有灰渣管口,烧嘴和布风装置均分别与空气预热器连通。
更进一步的,所述布风装置包括布风壳体,布风壳体上设置有若干个风孔,布风壳体设置在燃烧炉壳体内部,燃烧炉壳体与空气预热器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465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