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建筑模板对拉螺杆两端部的堵头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416216.X | 申请日: | 2020-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275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 发明(设计)人: | 丁昭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昭琳 |
| 主分类号: | E04G17/065 | 分类号: | E04G17/065 |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5 | 代理人: | 张翔 |
| 地址: | 20181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建筑 模板 螺杆 两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模板对拉螺杆两端部的堵头,包括凸型堵头及凹型堵头,本实用新型针对对拉螺杆在拆除状态应用下所设计的凸型堵头,针对对拉螺杆在不拆除状态应用下所设计的凹型堵头。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混凝土的砂浆沿对拉螺杆的两端外漏的问题,方便模板拆卸,减轻了对拉螺杆二次清理的工作量;本实用新型选用弹性材料制作,具有制作简单、可批量化生产、密封性好、造价便宜及可重复利用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模板加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建筑模板对拉螺杆两端部的堵头。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受力构件结构尺寸往往较大,施工过程中,尤其是进行混凝土结构施工阶段,如较大尺寸的柱、墙板和梁结构,在完成钢筋、钢结构安装及浇筑混凝土前需进行模板支设,通过模板支设保障浇筑混凝土后的结构符合规范要求的截面尺寸,具备外形美观的效果。在模板支设阶段,需按照施工设计方案,在模板之间设置对拉螺杆。
根据结构的要求,对拉螺杆分拆除和不拆除两种状态,在拆除状态下,对拉螺杆设于套管内,混凝土浇筑在套管外侧;在不拆除状态下,混凝土直接浇筑在对拉螺杆外侧。
存在的问题是,现有技术的模板支设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的砂浆沿对拉螺杆的两端外漏严重,导致模板拆卸困难,拆卸后的对拉螺杆二次清理工作量大,影响浇筑体的外形美观,增加了后续施工的难度。
现有技术的模板支设具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对拉螺杆穿普通套管,如铁管、PVC等塑料管制作的套管,套管两端没有堵头,直接顶住模板内侧面,此种方式易出现水泥浆堵塞套管,造成螺杆难以拔出,或拔不出来;若将套管穿出模板外侧面,水泥浆虽不会堵塞套管,但结构两侧模板间需增加内撑,以保障结构截面尺寸准确,另模板拆除后,需对露出结构面的套管进行割除等方式处理。二是对拉螺杆穿工厂专制成棱台型塑料套管,采用铝模板支设方式中使用较多,采用木模板支设也可使用,使用该套管效果较好,但存在以下几个缺点:套管制作成本较高、对模板间水平截面尺寸要求严格、拆除繁琐,另因受结构尺寸大小影响,不能大规模的普遍采用。三是对拉螺杆穿普通套管,如铁管、PVC等塑料套管,在套管两端各加装一个圆形棱台塑料制堵头,在保障模板间水平截面尺寸的情况下,也起到防止水泥胶进入套管的作用,但效果不是很理想,因塑料堵头没有可塑性,施工过程中,仍存在有水泥浆进套管,造成部分螺杆难以拔出或拔不出的情况。
现有技术的也有采取在对拉螺杆两端安装后期可拆除的垫块,垫块安装在模板与结构接触面,按照对拉螺杆使用要求,此垫块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有特殊要求结构,对拉螺杆不能拆除时,或部分不能拆除,此垫块有采用木块制作、塑料制作、不锈钢等制作的垫块。按照不同垫块制作材料分析,如采用的木垫块,采取现场加工的方式较多,耗费人工较大,拆除后的垫块基本不能重复使用,浪费木材,另垫块嵌入混凝土后,拆除清理干净较为困难;采用塑料垫或塑料堵头,虽能实现工厂化加工,使用性价比效果较好,但拆除后也不能重复使用,易造成大量塑料垃圾,不利于环保;对拉螺杆两端采用不锈钢连接端,为较为新型的三段式对拉螺杆,能实现工厂化加工,使用后效果较好,但材料费用较高。
为综合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能工厂化成批量加工,使用性价比高,拆除后能重复使用,也能回收利用的产品,将显得十分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用于建筑模板对拉螺杆两端部的堵头,本实用新型针对对拉螺杆在拆除状态应用下所设计的凸型堵头,使用时,将对拉螺杆设于套管内,两件凸型堵头分别设于对拉螺杆的两端,且凸型堵头的环形台位于套管的内壁与对拉螺杆的外壁之间,对对拉螺杆起到定位作用;针对对拉螺杆在不拆除状态应用下所设计的凹型堵头,使用时,两件凹型堵头分别设于对拉螺杆的两端,凹型堵头的环形槽朝向混凝土。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混凝土的砂浆沿对拉螺杆的两端外漏的问题,方便模板拆卸,减轻了对拉螺杆二次清理的工作量;本实用新型选用弹性材料制作,具有制作简单、可批量化生产、密封性好、造价便宜及可重复利用的优点。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昭琳,未经丁昭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162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药材浓缩装置
- 下一篇:一种短驳装卸温控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