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浅静脉剥离离断器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414341.7 | 申请日: | 2020-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522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A61B18/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创智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88 | 代理人: | 彭随丽 |
| 地址: | 1011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脉 剥离 离断器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浅静脉剥离离断器组件,包括手柄(1)、电池(10)和剥脱钩(3),电池(10)设置于手柄(1)内,剥脱钩(3)与电池(10)连接,还包括连接头(31),剥脱钩(3)一端通过连接头(31)与手柄(1)一端连接,剥脱钩(3)另一端具有钩子(7),以实现剥脱钩(3)和钩子(7)之间形成一电凝工作区。本实用新型对大隐静脉浅表分支血管实施保护性电凝闭塞,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创伤、血肿形成概率,手术时间和手术费用,减少神经损伤,因而适合各级医院普及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浅静脉剥离离断器组件。
背景技术
临床上浅静脉曲张发病率极高,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治疗过程中,多采用大隐静脉主干剥脱工具与表浅静脉点状剥脱工具搭配使用。此种手术治疗方法具有手术时间长、切口大等缺点。
同时该治疗方法极易损伤周围神经组织,导致局部皮肤发麻等情况。硬化治疗复发率极高,同时由于射频、激光、旋切学习曲线较长,费用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浅静脉剥离离断器组件,对大隐静脉浅表分支血管实施保护性电凝闭塞,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创伤、血肿形成概率,手术时间和手术费用,减少神经损伤,因而适合各级医院普及使用,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浅静脉剥离离断器组件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浅静脉剥离离断器组件,包括手柄、电池和剥脱钩,所述电池设置于手柄内,所述剥脱钩与所述电池连接,还包括连接头,所述剥脱钩一端通过所述连接头与所述手柄一端连接,所述剥脱钩另一端具有钩子,以实现所述剥脱钩和所述钩子之间形成一电凝工作区。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手柄内部为中空结构。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还包括开关,所述电池设置于中空结构内,所述开关设置于所述手柄上,所述电池通过所述开关与所述剥脱钩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手柄一端具有第一内螺纹。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还包括堵头,所述堵头设置于所述手柄一端。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堵头一侧具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一外螺纹与所述手柄上的所述第一内螺纹螺纹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还包括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外螺纹设置于所述手柄另一端。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连接头上具有第二内螺纹,以实现所述连接头通过所述第二内螺纹与所述第二外螺纹螺纹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手柄的中空结构内,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池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还包括通孔,所述通孔设置于所述堵头上,所述电线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剥脱钩和所述钩子局部粘结有绝缘层。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手柄上的中空结构内,所述电池安装于所述支架上。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钩子的平面与所述手柄的夹角范围为且所述钩子有向下的弧度。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钩子的钩口宽钩口深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钩子的钩口宽2.5mm,钩口深3mm,适于直径的血管。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钩子的钩口宽1.5mm,钩口深2mm,适于直径的血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143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临床诊疗用人工破膜钳
- 下一篇:阀门及泵壳类多工位多刀具加工机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