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从回收氢气分离三乙基铝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408948.4 | 申请日: | 2020-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907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 发明(设计)人: | 屈景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诺力昂化学品(嘉兴)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00 | 分类号: | B01D53/00;B01D5/00;C07F5/06 |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阮玉欣 |
| 地址: | 3142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回收 氢气 分离 乙基 装置 | ||
本申请属于化工领域,涉及一种用于从回收氢气分离三乙基铝的装置,包括一级冷凝器和二级冷凝器,还包括三乙基铝接收罐,一级冷凝器的气体出口连接三乙基铝接收罐的气体入口,三乙基铝接收罐的气体出口连接二级冷凝器的气体入口,三乙基铝接收罐中设有用于通过冷却介质的冷却盘管。本实用新型在一级冷凝器和二级冷凝器之间增设一个具有冷却盘管的三乙基铝接收罐,使三乙基铝在三乙基铝接收罐中几乎完全被冷凝。利用温度对三乙基铝饱和蒸汽压的影响有效的对回收氢气中的三乙基铝蒸汽进行分离和收集,避免三乙基铝蒸汽分解对氢气压缩机产生的影响。也避免了后续处理过程中的频繁除液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领域,涉及一种从回收氢气分离三乙基铝的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从回收氢气分离三乙基铝的装置。
背景技术
氢气是公司产品三乙基铝的主要原料之一。在目前采用的间隙法生产工艺中,主要反应分为氢化和乙基化两部分,其中在氢化反应结束后,反应釜内过量的氢气,如果直接排放到大气不仅存在因空气流动不畅而引起的安全风险,同时也不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是很大的损失,所以目前过量的氢气需要进行回收处理,并与外供新氢气一同作为原料再利用。
但反应釜内由于氢化结束后温度较高,三乙基铝在此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较高,回收氢气中含有较多的三乙基铝蒸汽,这些三乙基铝蒸汽在经过氢气压缩机进行压缩的过程中极易分解而产生铝及铝的氧化物粉末;氢气压缩机普遍要求无尘使用,否则极易损坏。
现有技术方案一般使用矿物油对回收氢气中的三乙基铝进行吸收从而减少经过氢气压缩机的三乙基铝蒸汽量,达到延长氢气压缩机使用寿命的目的。但由于矿物油对三乙基铝的吸收能力有限,并且含有三乙基铝的矿物油处理难度大,故此方案不仅对氢气压缩机的保护能力受限,而且会产生危险废液。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人们经过不断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公布号为 CN101805363A]公开了一种三乙基铝的连续生产方法,其中氢气进行回收包括将氢气依次通过一级冷却器和二级冷却器,通过带除液网的缓冲静置罐,把冷凝下来的三乙基铝液滴除去。
上述技术方案虽然能够对氢气中的三乙基铝一定程度的去除,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通过一级冷却器和二级冷却器的气体中还具有较多的三乙基铝,使缓冲静置罐中的除液网会很快被三乙基铝堵塞,导致仍有残留的三乙基铝随着回收氢气进入氢压机。这部分三乙基铝会被氧化为氧化铝,并显著影响氢压机的稳定运行。除液网需要频繁更换,则导致生产效率严重降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从回收氢气分离三乙基铝的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本申请创造性地提供了一种用于从回收氢气分离三乙基铝的装置,包括一级冷凝器和二级冷凝器,还包括三乙基铝接收罐,一级冷凝器的气体出口连接三乙基铝接收罐的气体入口,三乙基铝接收罐的气体出口连接二级冷凝器的气体入口,三乙基铝接收罐中设有用于通过冷却介质的冷却盘管。
在上述的用于从回收氢气分离三乙基铝的装置中,一级冷凝器的气体入口和气体出口分别设置于顶部和底部。
在上述的用于从回收氢气分离三乙基铝的装置中,二级冷凝器的气体入口和气体出口分别设置于底部和顶部。
在上述的用于从回收氢气分离三乙基铝的装置中,三乙基铝接收罐的气体入口和气体出口沿三乙基铝接收罐的罐体中心轴对称设置在其罐体顶部。
在上述的用于从回收氢气分离三乙基铝的装置中,冷却盘管呈蛇形设置在三乙基铝接收罐中。
在上述的用于从回收氢气分离三乙基铝的装置中,冷却盘管包括水平蛇形排列的水平蛇形段和竖直蛇形排列的竖直蛇形段,该水平蛇形段的一端与竖直蛇形段的一端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诺力昂化学品(嘉兴)有限公司,未经诺力昂化学品(嘉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089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