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收纳操作用具的消防服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88798.5 | 申请日: | 2020-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42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吴昊;董会明;傅红;丁二平;黄小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特护泰防护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17/00 | 分类号: | A62B17/00;A62C31/00;A41D13/08;A41D27/10;A41D27/20;A41D2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霖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91 | 代理人: | 陈得宗;黄燕石 |
地址: | 344000 江西省抚州市抚州高新技术产业开***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收纳 操作 用具 消防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收纳操作用具的消防服,包括消防服本体和防护袖,所述消防服本体的上身衣襟下端缝合有收纳袋,所述消防服本体的肩部上侧连接有金属片和隔热垫层,且金属片位于隔热垫层上侧,所述金属片和隔热垫层均搭放于防护袖上,所述防护袖上套设有防压圈组,防压圈组包括多个均匀分布于防护袖上的防压圈,所述防压圈采用与消防服本体相同材质的材料制成,且防压圈与防护袖之间用线缝合,且防压圈内侧包裹有金属圈,防护袖远离消防服本体的端部套接有加固袖头。本实用新型便于收纳相关的操作用具,内侧包裹有金属圈的防压圈可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有效保护消防人员的手臂,防护性能较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收纳操作用具的消防服。
背景技术
消防服是保护活跃在消防第一线的消防队员人身安全的重要装备品之一,它不仅是火灾救助现场不可或缺的必备品,也是保护消防队员身体免受伤害的防火用具。因此,适应火灾现场救助活动的消防服就显得尤为重要。
消防服必须具有耐火性、耐热性和隔热性,还要具有强韧性,防止锐利物体的冲击、碰撞等,现有技术的消防服虽然具有以上功能,但是现有的消防服不方便携带相关消防用具,另外,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消防人员的手臂使用较为频繁,容易被烧毁掉落的物件砸伤,甚至被压在重物下方,对胳膊的造成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于收纳操作用具的消防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收纳操作用具的消防服,包括消防服本体和防护袖,所述消防服本体的上身衣襟下端缝合有收纳袋,所述消防服本体的肩部上侧连接有金属片和隔热垫层,且金属片位于隔热垫层上侧,所述金属片和隔热垫层均搭放于防护袖上,所述防护袖上套设有防压圈组。
优选的,所述防压圈组包括多个均匀分布于防护袖上的防压圈,所述防压圈采用与消防服本体相同材质的材料制成,且防压圈与防护袖之间用线缝合,且防压圈内侧包裹有金属圈。
优选的,所述防压圈外圈表面上涂覆有警示条。
优选的,所述防护袖远离消防服本体的端部套接有加固袖头,所述加固袖头采用与消防服本体相同材质的材料制成,且加固袖头与防护袖之间用线缝合。
优选的,所述防护袖由外而内依次包括防火外层、充气层和防火内层,所述充气层内侧充有氮气。
优选的,所述防护袖与消防服本体之间连接有拉链,且拉链外侧设置有盖护条,所述盖护条一端与防护袖之间用线缝合,所述盖护条靠近拉链的端面连接有母尼龙贴,所述拉链远离母尼龙贴的一侧设置有公尼龙贴,且公尼龙贴与防护袖用线缝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收纳操作用具的消防服,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消防服本体的上身衣襟下端缝合收纳袋,便于收纳相关的操作用具,内侧包裹有金属圈的防压圈的设置可有效避免掉落的物件直接砸在消防人员手臂上,尤其是当重物压在手臂上时,内侧包裹有金属圈的防压圈可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有效保护消防人员的手臂,防护性能较强。
2.通过在防护袖由外而内依次包括防火外层、充气层和防火内层,所述充气层内侧充有氮气,一方面,内部充有氮气的消防服可一定程度上减小消防服整体的重量,另一方面当防火外层意外燃烧至破损时,充气层内侧的氮气迅速溢出,气体溢出的气流可有助于明火的扑灭。
3.通过在防护袖与消防服本体之间连接有拉链,便于防护袖与消防服本体之间的灵活拆卸,可单独进行更换,避免整体更换造成浪费,防护袖与消防服本体之间连接有拉链,便于防护袖与消防服本体之间的灵活拆卸,可单独进行更换,避免整体更换造成浪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特护泰防护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特护泰防护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887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