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结构涨开式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388253.4 | 申请日: | 2020-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58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龙;刘海;李富勇;成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铁马变速箱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D1/673 | 分类号: | C21D1/673 |
| 代理公司: | 重庆缙云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0237 | 代理人: | 王翔 |
| 地址: | 40005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涨开式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结构涨开式模具,包括压环、锥度芯轴、底板、垫板和淬火芯轴;压环上端面中心设置有凹槽;机床的液压油缸下端连接在压环的凹槽中;凹槽的槽底中心设置有通孔;锥度芯轴包括连接部和置入部;锥度芯轴的连接部插入在压环的通孔中;置入部呈倒立的圆台状;垫板下端面中心设置有圆环凸台;垫板的圆环凸台插入在底板中心;淬火芯轴包括支撑部和扩张部,支撑部放置在垫板上端面上,并位于环形零件内;扩张部穿入在垫板中心,扩张部与垫板之间具有间隙;淬火芯轴上端面中心设置有与置入部相适应的锥形孔;本实用新型的涨开式模具能够有效控制零件热处理过程中的翘曲和失圆变形,提高零件合格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结构涨开式模具。
背景技术
对变速箱中同步环进行热处理压力淬火加工时,发现其变形很难控制,主要表现为平面度与圆度很难同时满足,传统的固定芯轴式淬火模具不能有效控制变形,亦不能够适用于不同批次零件的淬火加工。
因此,现有技术中需要一种能够克服上述问题的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新结构涨开式模具,包括压环、锥度芯轴、底板、垫板和淬火芯轴。
所述压环呈板体状,压环上端面中心设置有凹槽。机床的液压油缸下端连接在压环的凹槽中。所述凹槽的槽底中心设置有通孔。
所述锥度芯轴包括连接部和置入部。所述锥度芯轴的连接部插入在压环的通孔中。所述置入部呈倒立的圆台状,置入部上端与压环下端面接触。
所述底板为中空的板体,所述底板安装在机床的平台上。
所述垫板为中空的板体。所述垫板下端面中心设置有圆环凸台。所述垫板放置在底板上,垫板的圆环凸台插入在底板中心。待加工的环形零件放置在垫板上。
所述淬火芯轴为涨套式结构,包括支撑部和扩张部。
所述支撑部呈圆盘状。所述扩张部呈圆柱状,所述扩张部连接在支撑部下端面中心。所述扩张部的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环形槽,每一个环形槽中缠绕有一根拉簧。
所述淬火芯轴的支撑部放置在垫板上端面上,并位于环形零件内。所述淬火芯轴的扩张部穿入在垫板中心,扩张部与垫板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淬火芯轴上端面中心设置有与置入部相适应的锥形孔。
工作时,机床的液压油缸带动压环和锥度芯轴向下移动,锥度芯轴的置入部逐渐进入淬火芯轴的锥形孔中,淬火芯轴的支撑部和扩张部逐渐向外扩张,淬火芯轴的支撑部对环形零件内壁施加张力,当淬火芯轴上端面与压环的下端面接触时,机床的液压油缸停止运行。
进一步,还包括定位套。
所述定位套包括底盘,以及连接在底盘上端面中心的定位部。
所述扩张部的下端面设置有定位孔。
所述定位套的底盘通过螺钉II连接在底板的下端面上。所述定位套的定位部穿入在扩张部下端面的定位孔中。
进一步,所述置入部下端面设置有连接通孔,通过螺钉I旋入连接通孔,使锥度芯轴和压环固接在机床的液压油缸上。
进一步,所述置入部上端面与压环下端面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垫片。
进一步,所述支撑部比环形零件高出0.25~0.30mm。
进一步,所述压环的下端面设置有贯穿压环侧壁的流油槽I。
所述垫板的上端面设置有贯穿垫板侧壁的流油槽II。
所述底板的上端面设置有贯穿底板侧壁的流油槽III。
进一步,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连通流油槽III的多个流油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铁马变速箱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铁马变速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882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制管桩桩头处理结构
- 下一篇:一种经济高效的压力淬火外抱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