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合填料填充沟隔振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386684.7 | 申请日: | 2020-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606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 发明(设计)人: | 巴振宁;吴孟桃;刘悦;梁建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2D31/08 | 分类号: | E02D31/08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张建中 |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填料 填充 沟隔振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合填料填充沟隔振结构,在振源和被保护对象之间设置截面为上底大于下底的等腰梯形沟槽;沟槽的长度大于被保护对象的面对振源一边的长度,沟槽的高度大于一倍振源所发出瑞利波的波长;沟槽内填充含有橡胶颗粒的混合颗粒物;沟槽的顶部设置有覆盖沟槽的盖板。本实用新型采用在沟槽内填充橡胶‑砂混合填料等含有橡胶颗粒的混合颗粒物,针对性的对振动的传播途径进行了控制,相比于传统的空沟,其减隔振效果更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轨道交通减隔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合填料填充沟隔振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迅猛,极大地促进了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也显著地改善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然而轨道列车经过会引起地面的振动进而对邻近建筑造成干扰,列车运行速度的大幅度提升也使得铁路轨道和沿线地基的振动问题愈显突出,尤其当列车运行速度接近临界速度时会产生共振现象,给列车安全运行带来威胁的同时加重了沿线的环境振动问题。因此,开展交通荷载引起振动的隔振措施研究是极有必要的。
对于轨道列车产生的振动,主要是从振源、振动传播途径以及被保护对象自身三个方面进行控制。其中,对振动的传播途径进行控制因其广泛的适用性而成为目前使用较多的方法,总体上可分为连续屏障隔振(如空沟、填充沟、混凝土芯墙等)和非连续屏障隔振(如排孔、单排桩、多排桩等),在传统的对振动的传播进行控制的屏障隔振方法中,常常使用空沟进行减隔振,但因其受雨水等环境影响易发生垮塌事故,稳定性与安全性较差,减隔振效果并不理想。
因此,在轨道路基与周边被保护对象之间设置新型隔振屏障以减小车致振动带来的不利影响,便成为城市交通轨道周边场地进行减隔振的一个优选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混合填料填充沟隔振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合填料填充沟隔振结构,在振源和被保护对象之间设置截面为上底大于下底的等腰梯形沟槽;沟槽的长度大于被保护对象的面对振源一边的长度,沟槽的高度大于一倍振源所发出瑞利波的波长;沟槽内填充含有橡胶颗粒的混合颗粒物;沟槽的顶部设置有覆盖沟槽的盖板。
进一步地,混合颗粒物包括河砂。
进一步地,橡胶颗粒为废旧轮胎、管、工业橡胶制品经机械打碎制得的橡胶颗粒。
进一步地,盖板为混凝土浇筑的盖板。
进一步地,等腰梯形截面上底宽度为2米~4米,下底宽度为0.5米~1米。
进一步地,盖板的截面为矩形,盖板高0.08~0.12米,盖板左右两侧超出沟槽上面的宽度为0.5米~0.7米。
进一步地,沟槽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各超出被保护对象的长度大于1.5倍振源所发出瑞利波的波长。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混合填料填充沟隔振结构,设置在振源(轨道路基)与被保护对象之间,且相比于振源(轨道路基),更靠近被保护对象,更具针对性的对振动的传播途径进行了控制,相比于传统的空沟,其减隔振效果更佳。填充物为橡胶-砂混合料,振动波传播至地基土与隔振沟倾斜交界面处时,因存在介质差异,振动波将发生部分反射、折射与衍射,进而产生相位差,最大限度消耗振动能量,提高隔振效率,改变波的传播路径,有效改善了振动波对被保护对象的动力影响。其次,当振动波传播至混合填料填充沟隔振结构时,会引起砂粒与砂粒、砂粒与橡胶粒之间相互摩擦耗能。另外,橡胶有明显的滞后阻尼效应,因此振动波在经过橡胶-砂混合料填充隔振沟时能量会有一部分衰减。所述混合填料填充沟隔振结构的顶部采用现浇C30混凝土进行封盖,有效阻止了雨水渗漏问题的发生,同时可保证地面交通的正常通行。此外,本实用新型结构造价低廉,橡胶-砂混合料所用的橡胶颗粒为废旧轮胎、管、工业橡胶制品,取材便捷,成本低,实现资源的回收再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保理念。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866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临床麻醉科用便于操作的麻醉治疗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原料的快速分散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