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切机刀隙调节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381450.3 | 申请日: | 2020-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170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 发明(设计)人: | 朱明安;张永龙;廖洪;王全;王克敏;王克学;朱来瑞;黄丹;张云河;杨思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营市德优胶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6D7/26 | 分类号: | B26D7/26 |
| 代理公司: |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52 | 代理人: | 陈海滨 |
| 地址: | 257503 山东省东营市垦***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分切机刀隙 调节 机构 | ||
一种分切机刀隙调节机构,通过设置相应宽度的隔套,实现了下刀片之间的间距,从而确定剪切的铝箔胶带的宽度,锁紧螺母Ⅰ即可实现各个下刀片的固定。之后通过上刀片驱动机构驱动各个上刀片沿上刀辊的轴线同步运动,从而实现了同时调节各个上刀片与下刀片之间的间隙的调节,提高了刀隙调节的效率,使铝箔胶带的生产效率得以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箔胶带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切机刀隙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铝箔胶带在将若干层涂胶贴合后,需要利用分切机将胶带分切形成若干条规定宽度的胶带,最终利用卷取机将分切后的胶带卷取成卷。分切机上刀和下刀之间的间隙是根据所剪切的胶带的厚度所设定的,当调节刀隙时需要将上刀刀轴卸下后利用在各个上刀之间更换不同长度规格的隔套后来实现上刀和下刀之间间隙的调节,这样的调节方式每次都需拆卸刀轴,非常费时费力,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以上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提高分切机刀隙调节效率的刀隙调节机构。
本实用新型克服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分切机刀隙调节机构,包括:
底座,其上端左右两侧分别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墙板;
下刀辊,其轴线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下刀辊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轴承Ⅰ转动安装于同侧对应的墙板上,下刀辊上套装有若干下刀片,每两个相邻的下刀片之间的下刀辊上套装有隔套,下导辊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螺纹段Ⅰ,螺母Ⅰ旋合于螺纹段Ⅰ上,螺母Ⅰ的内侧端与同侧对应的下刀片相接触;
上刀辊,位于下刀辊的正上方,其轴线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上刀辊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轴承Ⅱ转动安装于同侧对应的墙板上;
若干上刀片,套装于上刀辊上,上刀片的下端与对应的下刀片的上端相咬合,
上刀片驱动机构,设置于上刀辊中,用于同步驱动各个上刀片沿上刀辊轴向运动;
以及动力机构,设置于底座上,用于驱动上刀辊和下刀辊相互同步反向转动。
进一步的,上述上刀片驱动机构包括通过轴承Ⅲ转动安装于上刀辊内的调节轴,所述调节轴与上刀辊相同轴设置,调节轴中间部位设置有丝杠,上刀辊上延其轴向设置有开槽,上刀片为圆环形结构,其圆心部位设置有中心套,所述中心套与上刀片通过连接部相连,中心套内设置有螺孔,上刀片套装于上刀辊上,连接部滑动插装于开槽中,丝杠与螺孔螺纹传动连接。
为了实现锁止,上述调节轴的头端设置有螺纹段Ⅱ,所述螺纹段Ⅱ的头端设置有横截面为正方形的方头杆,螺母Ⅱ旋合于螺纹段Ⅱ上,螺母Ⅱ的内侧端与上刀辊的头端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相应宽度的隔套,实现了下刀片之间的间距,从而确定剪切的铝箔胶带的宽度,锁紧螺母Ⅰ即可实现各个下刀片的固定。之后通过上刀片驱动机构驱动各个上刀片沿上刀辊的轴线同步运动,从而实现了同时调节各个上刀片与下刀片之间的间隙的调节,提高了刀隙调节的效率,使铝箔胶带的生产效率得以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刀辊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刀辊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 2.墙板 3.轴承Ⅰ 4.下刀辊 5.下刀片 6.隔套 7.螺纹段Ⅰ 8.螺母Ⅰ9.上刀辊 10.轴承Ⅱ 11.上刀片 12.开槽 13.螺纹段Ⅱ 14.方头杆 15.螺母Ⅱ 16.调节轴 17.轴承Ⅲ 18.丝杠 19.连接部 20.中心套 21.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附图2、附图3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营市德优胶带有限公司,未经东营市德优胶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814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喷射扫描式自清洗过滤器
- 下一篇:一种橡胶条快速片切工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