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合金制品用打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80082.0 | 申请日: | 2020-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19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王际东;李述刚;孙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诺飞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9/00 | 分类号: | B24B19/00;B24B41/02;B24B55/06;B24B4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102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制品 打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磨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铝合金制品用打磨装置,工作台上还可转动安装有平行于传动轴设置的从动轴,传动轴与从动轴之间通过传动机构传动连接,砂轮下方的工作台上放置有一个固定板,固定板下表面安装有与工作台上表面相接触的海绵块,固定板上开设有若干透水孔,固定板的一个侧面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平行于主动轴设置的导杆,每个导杆上均套设有一个杆套,固定板上还固定连接有一个平行于主动轴设置的横杆,横杆与从动轴之间通过曲柄连杆机构相连接,曲柄连杆机构包括曲柄、连杆,从动轴顶端固定安装有曲柄,曲柄与横杆之间活动安装有连杆。本实用新型具有可以对溅射在工作台上的灰尘进行有效处理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磨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铝合金制品用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铝合金是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有色金属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船舶及化学工业中已大量应用。在铝合金制品进行生产制造的过程中,需要利用打磨装置对制品表面的毛刺进行打磨。现有的常见的打磨方式是人工手持铝合金制品配合打磨装置上的砂轮来进行打磨,这种打磨方式在工作时,砂轮打磨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灰尘会溅射在砂轮下方的工作台上,而现有的打磨装置缺乏对于这些灰尘进行处理的措施,这些灰尘会在打磨过程中由于气流扰动继续扬起进入车间空气中,造成车间空间质量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砂轮打磨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灰尘会溅射在砂轮下方的工作台上,而现有的打磨装置缺乏对于这些灰尘进行处理的措施,这些灰尘会在打磨过程中由于气流扰动继续扬起进入车间空气中,造成车间空间质量差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铝合金制品用打磨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铝合金制品用打磨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固定设有竖板,所述竖板上可转动有水平设置的主动轴,所述主动轴的一侧末端上固定安装有与之同轴设置的砂轮,所述主动轴传动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主动轴另一侧末端上固定安装有与之同轴设置的第一锥齿轮,所述工作台上可转安装有竖直设置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顶端固定安装有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工作台上还可转动安装有平行于传动轴设置的从动轴,所述传动轴与从动轴之间通过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砂轮下方的工作台上放置有一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下表面安装有与工作台上表面相接触的海绵块,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若干透水孔,所述固定板的一个侧面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平行于主动轴设置的导杆,每个所述导杆上均套设有一个杆套,且所述杆套均固定连接在工作台上,所述固定板上还固定连接有一个平行于主动轴设置的横杆,所述横杆与从动轴之间通过曲柄连杆机构相连接,所述曲柄连杆机构包括曲柄、连杆,所述从动轴顶端固定安装有曲柄,所述曲柄与横杆之间活动安装有连杆。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机、第一带轮、第二带轮、皮带,所述工作台上固定安装有平行于主动轴设置的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末端上安装有第一带轮,所述主动轴上固定安装有与第一带轮对应的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与第二带轮之间配合安装有皮带。
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链轮、第二链轮、链条,所述传动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链轮,所述从动轴上固定安装有与第一链轮对应的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之间配合安装有链条。
优选的,所述砂轮上设置有罩体,所述罩体固定连接在竖板上。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铝合金制品用打磨装置,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曲柄连杆机构、固定板、海绵块,在打磨的过程中,产生的灰尘溅射在砂轮下方的工作台上,于此同时,主动轴带动第一锥齿轮旋转,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旋转,第二锥齿轮带动传动轴旋转,传动轴通过传动机构带动从动轴旋转,从动轴通过曲柄连杆机构驱动固定板沿着导杆做直线往复运动,固定板则带动含水的海绵块不断的擦拭工作台表面,使得砂轮下方的工作台表面保持湿润,进而使得溅射于其上的灰尘能够被吸附在工作台表面,从而使得其不会飞入空气中,有效减少了进入空气中的灰尘量,以改善车间内的空气质量。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诺飞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诺飞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800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