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净化浅水湖泊雨水水质的新型景观滤水坝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76104.6 | 申请日: | 2020-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376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聂梦丽;李泰来;李博;柳卓;刘富峰;张艳敏;胡玲;王鹏举;项艳;张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工武大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001 | 代理人: | 李鹏;王敏锋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净化 浅水 湖泊 雨水 水质 新型 景观 水坝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净化浅水湖泊雨水水质的新型景观滤水坝,包括坝体,坝体设置在湖汊与大湖区之间,坝体包括自湖汊与大湖区依次设置的前置坝体区、一级植物净化区、强化处理区、二级植物净化区和后置坝体区,前置坝体区和后置坝体区内铺设卵石,一级植物净化区和二级植物净化区内自下至上依次铺设有卵石层和砾石层,一级植物净化区和二级植物净化区的砾石层上设置有挺水植物,强化处理区内设置有浮盘,浮盘上设置有湿生植物,浮盘底部设置有人工水草。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净化能力强,景观效果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湖泊水环境治理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净化浅水湖泊雨水水质的新型景观滤水坝,适用于浅水湖泊的雨水治理。
背景技术
湖泊雨水污染治理方式较多,采用源头截污效果最佳,但截污实施工程量大,造价高,一般采用雨排口生态化改造或定期投放微生物菌剂进行治理。定期投放微生物菌剂常用于应急,治理效果明显,但需要不断投加,费用较高;雨排口生态化改造一般采用固定浮盘,浮盘上种植水生植物,出水位置设透水围隔进行处理,造价适中,但仅依靠挺水植物和透水围隔的净化作用,出水水质难以保证达到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净化浅水湖泊雨水水质的新型景观滤水坝,达到净化水质且美观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净化浅水湖泊雨水水质的新型景观滤水坝,包括坝体,坝体设置在湖汊与大湖区之间,坝体包括自湖汊与大湖区依次设置的前置坝体区、一级植物净化区、强化处理区、二级植物净化区和后置坝体区,
前置坝体区和后置坝体区内铺设卵石,
一级植物净化区和二级植物净化区内自下至上依次铺设有卵石层和砾石层,一级植物净化区和二级植物净化区的砾石层上设置有挺水植物,
强化处理区内设置有浮盘,浮盘上设置有湿生植物,浮盘底部设置有人工水草。
如上所述的浮盘通过PE管分别与一级植物净化区和二级植物净化区连接。
如上所述的前置坝体区外部、一级植物净化区外部、二级植物净化区外部和后置坝体区外部均铺设有防腐钢筋网。
如上所述的前置坝体区朝向湖汊一侧的坡度为1:2,后置坝体区朝向大湖区一侧的坡度为1:2。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施工方便;
2、抗风浪,稳定性能好;
3、净化能力强,景观效果佳;
4、安装,维护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湖汊;2-景观滤水坝;3-大湖区;201-前置坝体区;202-一级植物净化区;203-强化处理区;204-二级植物净化区;205-后置坝体区;206-卵石;207-防腐钢筋网(孔径10mm);208-挺水植物;209-砾石;210-湿生植物;211-浮盘;212-人工水草;4-雨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示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工武大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未经中工武大设计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761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件加工用夹持装置
- 下一篇:一种炼钢用扒渣倾翻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