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CIPP软管的注料抽真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374980.5 | 申请日: | 2020-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460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朱丹华;孙跃平;孙大为;马中伟;王亚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宁管丽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70/78 | 分类号: | B29C70/78;B29B15/10;F16L55/163 |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张抗震 |
| 地址: | 31441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cipp 软管 注料抽 真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CIPP软管的注料抽真空装置,包括注料装置、抽真空装置和控制器;控制器通过电缆分别与注料装置和抽真装置信号连接;所述注料装置包括原料储存罐,原料储存罐通过原料管道连接有原料泵,原料泵的输出端连接有CIPP软管,CIPP软管通过吸气管道与抽真空装置相连接,所述吸气管道与CIPP软管相连接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头;连接头呈倒置的碗状,顶部设置有孔;连接头的顶部的两侧设置有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通过螺栓相固定;连接头由弹性材料制成。连接头采用弹性材质并通过连接片与抽真空管道相连接,可使得连接头能够快速的更换,采用橡胶等弹性材质可有效的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CIPP软管制备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CIPP软管的注料抽真空装置。
背景技术
CIPP水翻内衬修复技术把灌浸有热硬化性树脂的软管材料运到工地现场,利用水的压力把材料翻转送至管道并使其紧贴于管道内壁,通过热水加热的方法使树脂材料固化,在旧管内形成一根高强度的内衬树脂新管的方法。原来的修复工艺是用挖掘机把地下管道挖出来,再埋进去新管道,叫做传统开挖法,但是这个方法浪费时间,并且造成路面受损,空气污染,噪音污染,交通堵塞。于是国内从欧洲引进了最新的非开挖修复技术。即不需要开挖道路,就可以对地下管道的破损情况进行修复。软管材料在制备的过程中,需要对管道进行抽真空,然后将液态树脂注入软管材料中。由于现有的抽真空装置中,连接头更换较为复杂,故需要一种连接头更换方便的抽真空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CIPP软管的注料抽真空装置,能够在对 CIPP软管进行抽真空时,能够较为方便的更换连接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用于CIPP软管的注料抽真空装置,包括注料装置、抽真空装置和控制器;控制器通过电缆分别与注料装置和抽真空装置信号连接;所述注料装置包括原料储存罐,原料储存罐通过原料管道连接有原料泵,原料泵的输出端连接有CIPP软管,所述CIPP软管通过吸气管道与抽真空装置相连接,所述吸气管道与CIPP软管相连接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呈倒置的碗状,顶部设置有孔;所述连接头的顶部的两侧设置有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通过螺栓相固定;所述连接头由弹性材料制成。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连接头包括圆柱段及向外扩散的倾斜段。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原料管道上设置有原料阀和第一观察窗,所述吸气管道上设置有真空度传感器、第二观察窗和真空阀;所述原料阀、真空度传感器通过电缆分别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原料储存罐包括储存罐本体和至少一层置于储存罐本体内表面并可拆卸的内衬袋;所述内衬袋可防止树脂粘于储存罐斗本体的内表面。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储存罐本体包括柱状段、锥形段和出料段;所述内衬袋的上端具有一下翻段和上翻段;所述下翻段下翻包覆并固定于柱状段上端的外侧,所述上翻段上翻包覆并固定于出料段下端的外侧。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出料段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凹槽。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内衬袋所使用的薄膜包括依次设置的上塑料薄膜层、中间网格状加强层和下塑料薄膜层,所述中间网格状加强层包括经线和纬线,所述经线由至少一根超高分子聚乙烯长丝和至少一根涤纶纤维合并加捻而成,所述纬线和经线结构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用于CIPP软管的注料抽真空装置,连接头采用弹性材质并通过连接片与抽真空管道相连接,可使得连接头能够快速的更换,采用橡胶等弹性材质可有效的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宁管丽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海宁管丽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749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盲区预警雷达以及盲区预警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多肽脱盐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