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红枣及黑化红枣连续压榨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66955.2 | 申请日: | 202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645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张仁堂;高鹏;纪庆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30B9/14 | 分类号: | B30B9/14;B30B1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40 | 代理人: | 王舵 |
地址: | 271018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红枣 连续 压榨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红枣及黑化红枣连续压榨机,包括压榨螺旋杆、圆筒筛、机壳、收集箱,压榨螺旋杆直径自左向右依次增大,螺旋片自左向右螺距依次增大,压榨螺旋杆轴中空设计,表面设置透孔,透孔直径自左向右依次增大,压榨螺旋杆右侧设置上出料口,压榨螺旋外侧是圆筒筛,表面冲孔,孔径自左到右依次增大,机壳上方设置进料斗,左侧设置出渣口,下方为下出料口,下料口下方设置收集箱,出料孔通过导流管与收集箱相通,压榨螺旋杆与圆筒筛相配合,与机壳、收集箱等固定在机架上。本实用新型采用中空螺旋的连续压榨方式,通过变螺距和变轴径方式,实现连续压榨,同时螺旋杆中空设计,液相可以通过中轴流出,分离面积增大,提高压榨比,降低能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果蔬压榨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压榨设备,具体为一种新型红枣及黑化红枣连续压榨机。
背景技术
压榨是通过机械压缩力把液相从固液两相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操作,在压榨过程中液相流出固相被截留。压榨过程一般包含加料、压榨、卸渣、清洗等过程,分为间歇与连续两种类型。
间歇型压榨设备结构简单,一般通过活塞运动实现体积变化进行压榨,操控简单,能实现压榨过程中压力递增的工艺要求,但是间歇操作人工依赖性强,不利于工厂自动化生产。连续型压榨设备加料、压榨、卸渣等过程连续进行,利于设备实现自动化,但连续式压榨机卸料不间断进行,容易造成网格堵塞,无法彻底排渣,影响压榨效率。
近年来,随着红枣产量增加,红枣及黑化红枣深加工技术需求变大,加工设备滞后于红枣及黑化红枣工艺发展,特别是枣酒加工过程中,发酵后的汁渣分离(压榨)设备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红枣及黑化红枣连续压榨机,在传统螺旋压榨机基础上,压榨螺旋杆轴中空设计,轴面增加变径孔,收集径向流入轴内的液相物料,由端面流出,增大分离面积,提高压榨比,节约能耗。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新型红枣及黑化红枣连续压榨机,包括固设在机架上的机壳、固设在机壳内的圆筒筛和穿过圆筒筛内部的压榨螺旋杆;机壳的左端设有与压榨螺旋杆同轴相对的出渣口,机壳和圆筒筛的右端设有进料口,机壳底部开设有位于圆筒筛下方的下料口;所述压榨螺旋杆上焊接有位于圆筒筛内的螺旋片,所述螺旋片的外径与圆筒筛内径适配,且螺旋片的螺距自左向右依次增大,压榨螺旋杆中空设置,压榨螺旋杆位于圆筒筛内的杆壁上开设有若干透孔,压榨螺旋杆右端伸出机壳的杆壁上开设有出料孔,压榨螺旋杆的两端均同轴固接有与机架转动连接的端轴。
本方案通过压榨螺旋杆上的螺旋片和圆筒筛配合形成若干封闭腔室,通过螺旋片轴向的变螺距和径向的轴径变化,实现了封闭腔室自右到左由大到小的渐变,使用时,通过压榨螺旋杆的连续转动,实现对物料的机械压榨,同时实现物料的横向输送,整体实现了连续压榨输送的过程;压榨螺旋杆采取中空设计,在原本螺旋压榨过程中,液相物料不仅通过圆筒筛流入机壳内腔,液相物料还可以通过压榨螺旋杆表面透孔流入压榨螺旋杆内部腔体中,聚集后由右侧出料孔流出,使得固液分离面积增大,提高了压榨比,同时降低压榨能耗。
作为优化,机架上固接有位于下料口下方的收集箱。本优化方案通过设置收集箱,方便对液相物料进行收集,以便集中处理。
作为优化,机架上固接有下端延伸至收集箱的导流管,导流管的上端固接有位于出料孔下方的接料盘,接料盘的盘底开设有与导流管连通的通孔。本优化方案通过设置接料盘承接由出料孔流出的液相物料,并通过导流管将液相物料引流至收集箱,实现液相物料收集。
作为优化,压榨螺旋杆的直径自左向右依次增大。压榨螺旋杆与圆筒筛相配合,螺距自左向右依次增大,压榨螺旋杆自左向右螺旋杆轴径依次变大,压榨螺旋杆在电机的带动下连续旋转,每个相对密封的腔室体积依次减小,液固两相的物料自进料斗进入后,在压榨螺旋的推力作用下,实现机械压榨,固相被截留,液相可以通过圆筒筛外流、压榨螺旋杆轴冲孔内流,固相料渣从左侧的出料口被挤出,整个过程不间断,实现了连续压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农业大学,未经山东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669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环保的钢带造粒机冷却设备
- 下一篇:一种造粒机的循环式干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