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绝缘护套扣合辅助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61728.0 | 申请日: | 202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268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亓瑞卿;亓鹏;亓伟;刘燕;费海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西城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22 | 分类号: | H01R43/22;H02G1/14;H02G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绝缘 护套 辅助工具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绝缘护套扣合辅助工具,属于电力设备的技术领域,其包括第一手柄、第二手柄、铰接组件、压板和托板,第一手柄与第二手柄铰接,第一手柄通过铰接组件与压板连接,第二手柄通过铰接组件与托板连接,压板上开设有可供硅橡胶扣钉的钉体穿过的凹槽。本申请具有改善绝缘护套难以扣合的问题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绝缘护套扣合辅助工具。
背景技术
绝缘护套,又称电力设备绝缘防护套,采用硅橡胶材料,由高温模压成型制得,具有电气性能优良、耐老化、耐高低温的性能,可在任何条件下使用。是变压器、避雷器、户外开关等电力设备接线端头必须配用的绝缘安全防护用品,能有效地防止原来裸露在外的电力设备端头由于人为接触、窃电、小动物或杂物搭接、湿闪盐雾及化学气体腐蚀等所造成的停电事故,从而避免由此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目前,公告号为CN20342301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力设备接线绝缘护套,为一体式弹性空腔结构,包括罩形套,罩形套下方连接有套管部,罩形套一侧设有线夹套,线夹套连接有一出线口,还设有一扁平带状开口,开口上开设若干个连接孔,使用时通过非金属连接件连接,非金属连接件为硅橡胶扣钉,硅橡胶扣钉一般包括钉体和直径大于钉体的钉头,电力设备接线绝缘护套采用硅橡胶材料。实际使用过程中由工作人员将罩形套套在电力设备端子上,线夹套套在与端子连接的电缆上,套管部套住整个端子,工作人员通过双手拇指压住绝缘护套边沿,食指托住硅橡胶扣钉的钉头,双手拇指用力下压绝缘护套边沿,使硅橡胶扣钉的钉体穿过连接孔,即可完成绝缘护套的扣合。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在寒冷的冬季,硅橡胶会随着温度的降低逐渐失去弹性,进加大了绝缘护套的扣合难度,使得工作人员难以扣合绝缘护套。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绝缘护套难以扣合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绝缘护套扣合辅助工具。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绝缘护套扣合辅助工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绝缘护套扣合辅助工具,包括第一手柄、第二手柄、铰接组件、压板和托板,所述第一手柄与第二手柄铰接,所述第一手柄通过铰接组件与压板连接,所述第二手柄通过铰接组件与托板连接,所述压板上开设有可供硅橡胶扣钉的钉体穿过的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绝缘护套进行扣合时,工作人员先将硅橡胶扣钉放在连接孔处,用手握住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使托板托住硅橡胶扣钉的钉头,压板压在绝缘护套上,使连接孔从压板的凹槽处露出,握紧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使二者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在铰接组件的作用下,压板和托板也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对绝缘护套产生压力,使得硅橡胶扣钉的钉体穿过连接孔,从而实现绝缘护套的扣合,通过辅助工具的使用,工作人员使用较小的力,却能对绝缘护套产生较大的压力,改善了绝缘护套难以扣合的问题。
可选的,所述铰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第一手柄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压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第二手柄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托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手柄与第二手柄铰接,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铰接,第一连杆与第一手柄铰接,第二连杆与第二手柄铰接,形成了两个杠杆结构,依据杠杆原理,当第一手柄与第二手柄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时,第一连杆远离第一手柄的一端和第二连杆远离第二手柄的一端也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与第一连杆连接的压板、与第二连杆连接的托板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使得工作人员对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施加较小的压力,便能由压板、托板对绝缘护套、扣钉施加较大的压力,操作便捷且省力。
可选的,所述托板上开设有防滑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纹的设置增大了托板的摩擦力,减小了硅橡胶扣钉的钉头与托板之间的相对滑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西城电力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西城电力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617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