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经肘正中静脉临时心脏起搏器置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54600.1 | 申请日: | 202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675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何德化;张紫冠;李卫华;黄峥嵘;林开敏;黄慧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N1/372 | 分类号: | A61N1/372;A61N1/375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罗恒兰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正中 静脉 临时 心脏 起搏器 置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经肘正中静脉临时心脏起搏器置入装置,其包括留置针、导丝、鞘管、起搏电极导线、移动夹和带线缝合针;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该置入装置从患者的肘正中静脉置入临时心脏起搏电极,降低医护人员对临时心脏起搏器的置入难度,并且降低患者因置入临时心脏起搏器所带来的并发症风险,以及降低患者因置入临时心脏起搏器而带来的不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经肘正中静脉临时心脏起搏器置入装置。
背景技术
临时性心脏起搏是非永久性植入起搏电极的一种起搏方式,起搏电极放置时间一般在1-2周,最长不超过1个月,脉冲发生器均放置于体外,达到诊断或治疗目的后即撤除起搏电极。
目前的经静脉临时心脏起搏器置入装置适用于深静脉穿刺,比如经股静脉、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进行穿刺,并置入临时心脏起搏电极。然而,从这些位置置入临时心脏起搏电极会存在各种问题。例如,经股静脉置入临时心脏起搏电极的穿刺难度较大,容易穿刺到股动脉、有形成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风险,术后下肢制动容易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术后容易腰酸、褥疮等等。经锁骨下静脉置入临时心脏起搏电极穿刺难度也比较大,容易引起血胸、气胸或者误穿锁骨下动脉等并发症。经颈内静脉置入临时心脏起搏电极技术难度大、风险高,容易误伤神经或者颈动脉。
肘正中静脉属于浅静脉,目前的经深静脉临时心脏起搏器置入装置不适用于肘正中静脉穿刺。肘正中静脉穿刺的难度会比较低,术后基本无并发症产生。因此,有必要研发出一种能够适用经肘正中静脉的临时心脏起搏器置入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经肘正中静脉临时心脏起搏器置入装置,其能够用于经肘正中静脉穿刺并置入临时心脏起搏器电极,以降低置入难度,减少并发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经肘正中静脉临时心脏起搏器置入装置,其包括留置针、导丝、鞘管、起搏电极导线、移动夹和带线缝合针;
所述留置针包括针座和针芯,所述针芯上设有针翼片,所述针座上设有配合针翼片的卡槽以及进针口,针芯穿设在针座内。
所述鞘管包括内鞘和外鞘,内鞘穿设在外鞘内,且其前端伸设在外鞘外部;所述导丝的直径小于内鞘的内径;所述起搏电极导线直径小于外鞘的内径。
所述移动夹包括第一夹体和第二夹体,第一夹体和第二夹体相互配合形成一穿孔,该穿孔的孔径不小于起搏电极导线的直径;所述第一夹体和第二夹体上分别设有一固定孔,该固定孔供带线缝合针穿设。
所述留置针还设有安全保护壳,该安全保护壳与针座为可拆卸连接,且安全保护壳上设有一轴向设置的退让槽。
所述置入装置还包括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针、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消毒液刷、一次性使用洞巾、一次性使用医用单和医用脱脂纱布块。
所述置入装置还包括一放置盒。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套临时心脏起搏器的置入装置,使得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该置入装置从患者的肘正中静脉置入心脏起搏器电极,降低医护人员对临时心脏起搏器的置入难度,并且降低患者因置入临时心脏起搏器所带来的并发症风险,以及降低患者因置入临时心脏起搏器而带来的不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置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留置针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鞘管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导丝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起搏电极导线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夹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546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