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供热机组双用途烟气余热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35207.8 | 申请日: | 202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803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周明君;李琼;李涛;王旭;王涛;刘秋升;李永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建投任丘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河北冀研能源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3/10 | 分类号: | F24D3/10;F24D19/10;F23J15/06;F23J15/02;F23L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25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供热 机组 用途 烟气 余热 利用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供热机组双用途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包括设置在锅炉出风管上的引风机和设置引风机前方的空气预热器,空气预热器与引风机之间设置有烟气冷却器;所述烟气冷却器上分别通过管道连接有热网支路和凝结水支路,与热网支路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热网控制阀门,与凝结水支路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凝结水控制阀门;所述烟气冷却器的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上分别设置有进水温度变送器和出水温度变送器。本实用新型将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后在采暖季和非采暖季以不同的方式利用,在采暖季利用锅炉烟气余热加热热网循环水,在保证供暖质量的前提下,有效减少机组的采暖抽汽量,与非采暖季相比较大程度地降低机组发电煤耗,提高了对烟气热量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暖供热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供热机组双用途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火电机组的能耗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在机组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实际综合热效率仅有40%左右,有将近60%的能量都以废热的形式排放到环境中,造成了极大地能量损失,其中比较显著的是锅炉热损失。在锅炉热损失中,排烟热损失所占比例最大,如何有效地降低锅炉排烟温度,回收烟气余热是提高锅炉效率的重要途径。
目前现有成熟技术中回收燃煤机组烟气余热的方案大多是增设低温省煤器,此种方案运行模式单一,将汽轮机回热系统中的一部分凝结水引入低温省煤器与烟气换热,从而减少汽轮机回热系统抽汽量,虽然此方法减少的是机组末尾几级的抽汽量,而且所回收的热量大部分都转化成了系统冷源损失,但是在一定条件下,不失为一种节能降耗的运行方式。
对于热电联产机组,在采暖季需要利用汽轮机的级间抽汽加热热网循环水,实现区域供热。从宏观上看,供热效率和收益远高于发电,机组在采暖期进行供热整体上降低了全年的机组煤耗;从微观上看,供热机组所利用的汽轮机级间抽汽属于高品位能源,抽汽温度大多在230℃以上,而一次热网水温度通常在90~120℃范围内,根据采暖期供热机组相关数据显示,热网回水温度大约在45~55℃,在及个别地区回水温度会到40℃以下,温度过低的热网回水与采暖蒸汽进行换热,会导致高品位采暖蒸汽很大的不可逆损失。因此,对于供热机组来说,由于其在采暖期供热的特殊性,对于此类型机组锅炉烟气余热的回收利用要采用灵活适应的方式,除了要考虑余热的利用方式之外,还要考虑余热的利用对象,做到工质和热源的互相匹配,实现效益的最优化。在采暖期,由于供热效率和收益远高于发电,应将回收的锅炉烟气中的低品位热量应用于供热系统中,减少高品位抽汽量的使用,更有利用降低机组煤耗。
中国专利CN105180146B公开了一种热电联产电厂烟气余热多级回收综合利用系统,在空气预热器的下游布置一级烟气冷却器和二级烟气冷却器,在二级烟气冷却器和暖风器之间布置闭式水循环,对热网回水、凝结水、一、二次风进行加热。虽然该专利中实现了对烟气的多级利用,但是结构比较复杂,使用的阀门较多,不便于操作,而且采用两级串联的烟气冷却器,两级烟气的温度不同,会造成热网回水、凝结水、一、二次风在两级烟冷却器中吸收热量的流失,而且还增加了系统的成本,无法达到烟气的最高利用率。
因此,对于回收锅炉烟气余热的利用方式,需要一种合理的系统和方法在采暖期和非采暖期实现其最优利用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供热机组双用途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可高效合理地回收利用锅炉烟气余热,提高对烟气热量的利用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建投任丘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河北冀研能源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建投任丘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河北冀研能源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352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极管自动剪脚整形设备
- 下一篇:一种剃须刀接点基台自动组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