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毫米波雷达汽车车门开门提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311990.4 | 申请日: | 2020-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228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黄松;江方兵;冯清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天鼎微波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9/00 | 分类号: | B60Q9/00;B60Q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1000 湖北省襄阳市高新区深圳工业***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毫米波 雷达 汽车 车门 开门 提醒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毫米波雷达汽车车门开门提醒装置,包括车门,所述车门的后端中部靠近左侧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车门的前端中部靠近右侧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中设置有外部把手,所述外部把手的中部设置有毫米波雷达传感器,所述第二凹槽的左侧设置通过铰链与内扣手的一侧相连。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接触片与内扣手的后端接触电路被接通,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开始工作探测车门附近的障碍物,由控制主板控制警报器发出的声音频率判断障碍物到车门的距离,连接片与内扣手接触接通电源,使得位于车门外的警示灯亮起提示车后方两旁行驶的非机动车和行人,车门即将打开注意减速慢行避让,值得大力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毫米波雷达汽车车门开门提醒装置。
背景技术
毫米波雷达,是工作在毫米波波段探测的雷达,毫米波的波长介于微波和厘米波之间,因此毫米波雷达兼有微波雷达和光电雷达的一些优点,同厘米波导引头相比,毫米波导引头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和空间分辨率高的特点,与红外、激光、电视等光学导引头相比,毫米波导引头穿透雾、烟、灰尘的能力强,具有全天候(大雨天除外)全天时的特点,另外,毫米波导引头的抗干扰、反隐身能力也优于其他微波导引头,毫米波雷达能分辨识别很小的目标,而且能同时识别多个目标,具有成像能力,体积小、机动性和隐蔽性好,在战场上生存能力强。
现有的大部分汽车其一在夜间或者在地下车库能见度较低的时候停靠车辆时,因为能见度低看不清车旁边的障碍物从车内开启车门时容易让车门剐蹭到障碍物,其二车辆在路边停车后开启车门时车外没有明显的提醒装置,开门时稍不注意容易让旁边行驶的非机动车辆或行人撞上车门,十分的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毫米波雷达汽车车门开门提醒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毫米波雷达汽车车门开门提醒装置,包括车门,所述车门的后端中部靠近左侧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车门的前端中部靠近右侧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中设置有外部把手,所述外部把手的中部设置有毫米波雷达传感器,所述第二凹槽的左侧设置通过铰链与内扣手的一侧相连,所述内扣手的后端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中设置有第一绝缘层,所述安装槽的第一绝缘层中等距设置有若干弹簧,所述弹簧上设置有接触片,所述车门的内部中下端靠左的位置设置有控制主板,所述控制主板的上设置有警示灯和警报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接触片位于内扣手的后方中部且接触片平行于内扣手的后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毫米波雷达传感器通过连接带与控制主板相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控制主板的一处接线端通过第二导线与内扣手相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控制主板的另一处接线端通过第一导线与电源插头的一处接线端相连。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接触片通过第三导线与电源插头的另一处接线端相连。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警示灯贯穿车门的后端中部靠左的位置并向后延伸。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接触片的后端以及四周均设置有第二绝缘层。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天鼎微波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天鼎微波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119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应不同线径的电缆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方便组装的车床制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