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正压定位助食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89793.7 | 申请日: | 202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083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戴培基;戴文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培基 |
主分类号: | A61J15/00 | 分类号: | A61J1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王贤义;何承鑫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正压 定位 助食器 | ||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操作便利的正压定位助食器。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含有一盖体(1)并通过所述盖体(1)形成内部密封的流食储存器(2),一连接于所述流食储存器(2)内部并导出流体食物的导食管,一连通所述流食储存器(2)内部并驱使流体食物自动从所述导食管中导出的增压装置,以及一靠近所述导食管的流食导出端设置的定位球泡(3)。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助食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助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为丧失吞咽功能的患者提供进食便利的正压定位助食器。
背景技术
目前,具有吞咽功能障碍的病人一般需要借助助食器才能完成进食。现有的助食器一般采用注射器来进行流食注射,以使食物进入病人的胃部。如授权号为CN202892638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护理用助食器,该助食器包括针筒、活塞、推杆、导管头、L型吸管和设置在导管头及L型吸管上的止气夹。在给病人鼻饲喂食时,将鼻饲管接口固定于导管头上,止气夹夹住L型吸管;如需抽取流质食物,止气夹松开L型吸管并夹住导管头即可。这一过程中,始终需要人工进行注射器操作,当需要鼻饲喂食时,推动推杆将位于针筒内的流食从导管头出流入病人的胃部;当需要抽取流食进入针筒时,拉动推杆向外移动,使针筒内形成真空,流食流入针筒内。但这种结构复杂,操作不便。在进行针筒操作时,还容易拉动进入到病人胃部内的鼻饲管向外移动。而这一过程极易使得位于病人胃部内的管头被推进到气管内,如向管内推进流食,流食进入气管并进一步进入病人的肺部,这将会造成极大的危险。如何避免进入病人胃部的导管被拉出以免出现事故也是现阶段需要攻克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操作便利的正压定位助食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
一含有一盖体并通过所述盖体形成内部密封的流食储存器,
一连接于所述流食储存器内部并导出流体食物的导食管,
一连通所述流食储存器内部并驱使流体食物自动从所述导食管中导出的增压装置,以及
一靠近所述导食管的流食导出端设置的定位球泡。
上述方案可见,通过内部密封的流食储存器存储流体食物,在导食管的流食导出端设置定位球泡,能够使导食管在插入患者胃部后,使定位球泡鼓起,通过定位球泡在胃部贲门处的卡紧定位作用,即使导食管外端发生些许移动,定位球泡使导食管的内端始终定位在胃部内,保证了插入患者胃部的导食管的稳定性,避免由于导食管内端从胃部滑出而造成安全事故,极大地提高了安全性,直至喂食完成后再将定位球泡释放,即可将导食管取出;另外,通过增压装置向流食储存器内打入气体,使流食储存器内压强增加,当压强大于某一个值时,流体食物自动地从导食管流出,再进入到患者的胃部,从而实现了正压助食,大大地简化了现有的采用针筒式助食器的结构,且通过正压驱动流食流动,其进入胃部的流速缓慢,减少了患者的不适感,通过增压装置能够驱使流体食物自动从所述导食管中导出,这极大地方便了操作人员的操作,患者自身即可独立完成插管喂食,无需另外增加人手,其操作便捷性大大地提高了;此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
进一步地,所述导食管包括流食导出管及流食导入管,所述流食导出管的一端部设置于所述流食储存器的内底部,另一端与所述流食导入管的导入流食的端部相连通,所述定位球泡设置在所述流食导入管的导出流食的端部。
上述方案可见,导食管由流食导出管及流食导入管两个部分组成,其一是避免导食管由于过长而使用不便,且由两个部分组成更利于餐后的清洗和保养,降低了清洁人员的劳动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培基,未经戴培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897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低温防水平板
- 下一篇:一种行星齿轮箱壳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