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源插头线除粉旋转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73607.0 | 申请日: | 202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684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金美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安达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28 | 分类号: | H01R43/28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杨海宏 |
地址: | 317527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插头 旋转 夹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源插头线除粉旋转夹具,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本电源插头线除粉旋转夹具包括基座和水平设置且由塑料材料制成的筒体,基座上设有供筒体左端穿过的通孔,且筒体和基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筒体右端侧壁上设有一圈沿筒体轴向延伸的条形缺口,且筒体右端外螺接有使筒体右端向内收缩的螺帽;筒体内固定有与其同轴的橡胶柱,橡胶柱的右端为外表面形状和尺寸均与筒体右端内表面匹配的夹持部,且夹持部外表面和筒体右端内表面贴在一起,橡胶柱上贯穿设有穿线孔,且穿线孔与橡胶柱同轴。本电源插头线除粉旋转夹具提高除粉方便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旋转夹具,特别是一种电源插头线除粉旋转夹具。
背景技术
为使电源线能够与其他电子元件进行电性连接,需要在电源线的两自由端上压制端子。在目前电源插头线的压端子制程中,通过采用剥皮机剥除电源线的内保护皮和外保护皮,然后调整三线之间的长度后,直接进行端子的压制。但由于目前市场上常用电源线内皮材料中一般均会采用各种无机粉料(主要是滑石粉)作为填充剂,有时该粉料会析出附着在内部铜芯线的外表面上,此外在剥除内皮时,也会有少量内皮碎屑残留于铜线外表面上,如果不将上述析出粉料或者残留碎屑从铜线外表面上除去,直接进行端子压制后,因这些粉料及碎屑的阻碍作用,容易引起铜线与端子之间的接触不良,从而影响到电源插头线与其他电子元件之间的电连接性能。
对于上述问题,目前的做法一般是:人工一手握住气枪,一手转动线缆,气枪喷出高压气体以吹走附着在铜线外表面的粉料。但在实际操作时,受限于人手的旋转角度,在除粉过程中需要不断调节手部姿势,操作繁琐,而且经常会弄混旋转方向,导致线缆某些位置没有得到吹气处理,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电源插头线除粉旋转夹具,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除粉方便性和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电源插头线除粉旋转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和水平设置且由塑料材料制成的筒体,基座上设有供筒体左端穿过的通孔,且筒体和基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筒体右端侧壁上设有一圈沿筒体轴向延伸的条形缺口,且筒体右端外螺接有使筒体右端向内收缩的螺帽;筒体内固定有与其同轴的橡胶柱,橡胶柱的右端为外表面形状和尺寸均与筒体右端内表面匹配的夹持部,且夹持部外表面和筒体右端内表面贴在一起,橡胶柱上贯穿设有穿线孔,且穿线孔与橡胶柱同轴。
使用时,电源插头线线缆穿设在穿线孔内,接着旋紧螺帽使筒体右端向内收缩,迫使橡胶柱向内变形抱紧线缆,从而实现线缆定位;除粉时,转动筒体,并通过气枪以除去附着在铜芯上的粉料。
在橡胶柱、螺母、筒体等部件配合下,使电源插头线线缆能跟随筒体同步转动,这样在实际操作时,操作人员无需切换手部方向便可控制线缆转动,同时操作人员只需沿一个方向转动筒体便可对线缆各部位进行除粉操作,具有使用方便且除粉效果好的优点。
在上述的电源插头线除粉旋转夹具中,上述的夹持部的直径大于筒体右端口口径,筒体的内侧壁上一体成型有呈环状的限位座,限位座与筒体同轴,夹持部处于限位座和筒体右端口之间,且夹持部两端夹紧定位在筒体内壁和限位座之间。即只需将夹持部按入筒体右端便可完成橡胶柱和筒体组装,具有组装方便的优点。
在上述的电源插头线除粉旋转夹具中,限位座的右端面为直径由左向右逐渐变大的锥面一,夹持部上设有与锥面一匹配的锥面二,且锥面一和锥面二紧密接触,使夹持部更稳定地限定在筒体右端面内。
在上述的电源插头线除粉旋转夹具中,基座由呈筒形的连接部和一体成型在连接部下侧的基脚组成,连接部套在筒体左端外且两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基脚呈条形且长度方向与筒体轴向垂直,基脚横截面呈L形,基脚上端延伸至连接部,基脚下端具有呈竖直贯穿的螺栓孔。
在上述的电源插头线除粉旋转夹具中,筒体中部外侧壁上具有呈圆环状凸出的握持部,握持部和筒体同轴,且握持部的顶壁位置高于连接部,使操作者无阻挡地操作握持部以带动筒体转动,来进一步方便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安达电线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安达电线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736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伏组件自动清洗系统
- 下一篇:一种精密型水准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