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束助焊剂残留检测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61134.2 | 申请日: | 202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216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慧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菲翼汽车电气(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大紫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8 | 代理人: | 冯振华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束助 焊剂 残留 检测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的线束助焊剂残留检测工装,属于汽车线束检测部件的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线束上的助焊剂残留无法快速检测或识别的技术问题。其包括由防紫外线透明材料制成的壳体、紫外灯和线束放置件,其中:所述壳体内顶面和/或内侧壁安装有所述紫外灯;所述线束放置件以可滑动的方式安装在紧邻所述壳体底部位置处;线束放置在所述线束放置件上并通过所述紫外灯进行照射,肉眼能够快速识别线束上是否存在助焊剂残留。本实用新型用以完善线束检测的功能,满足人们对线束上阻焊剂残留快速检测或识别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线束检测部件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束助焊剂残留检测工装。
背景技术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线束由铜材冲制而成的接触件端子与电线电缆压接后,外面再塑压绝缘体或外加金属壳体等,以线束捆扎形成连接电路的组件。线束经助焊剂与固定器件连接后形成零部件,以方便汽车内部走线或安装。焊剂通常是以松香为主要成分的混合物,是保证焊接过程顺利进行的辅助材料。焊接是电子装配中的主要工艺过程,助焊剂是焊接时使用的辅料,助焊剂的主要作用是清除焊料和被焊母材表面的氧化物,使金属表面达到必要的清洁度。防止焊接时表面的再次氧化,降低焊料表面张力,提高焊接性能。
现有技术中,在线束焊接后形成零部件时,线束上会粘接有助焊剂残留,工作人员都需要盲差,某些线束上的助焊剂残留未被清理,或是,每条线束逐个清理,耗时长,二者情况均因无法快速识别线束上的助焊剂残留所导致。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束助焊剂残留检测工装,解决现有技术线束上的助焊剂残留无法快速检测或识别的技术问题。本案的技术方案有诸多技术有益效果,见下文介绍:
本案的线束助焊剂残留检测工装,包括由防紫外线透明材料制成的壳体、紫外灯和线束放置件,其中:
所述壳体内顶面和/或内侧壁安装有所述紫外灯;所述线束放置件以可滑动的方式安装在紧邻所述壳体底部位置处;
线束放置在所述线束放置件上并通过所述紫外灯进行照射,肉眼能够快速识别线束上是否存在助焊剂残留。
线束放置在线束放置件上并通过紫外灯进行照射,肉眼能够快速识别线束上是否存在助焊剂残留,从而避免现有技术的忙擦或每个线束均擦所导致的线束处理不干净或耗时长的情况出现
在一个优选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设置电源插头。
在一个优选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作为所述紫外灯电能供应。
在一个优选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线束放置件为线束板,所述线束板上表面间隔设置用以放置线束的凹槽。
在一个优选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壳体底部的电机组件;所述线束放置件至于所述电机组件上方,所述线束放置件包括板框和放置板,其中:
所述板框与所述壳体以可抽拉的方式活动连接,所述放置板放置在所述板框内,所述电机组件驱动所述放置板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在一个优选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由防紫外线玻璃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巧妙结构设置,线束放置在线束放置件上并通过紫外灯进行照射,肉眼能够快速识别线束上是否存在助焊剂残留,从而避免现有技术的忙擦或每个线束均擦所导致的线束处理不干净或耗时长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菲翼汽车电气(上海)有限公司,未经菲翼汽车电气(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611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