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埋地管道非开挖磁记忆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59324.0 | 申请日: | 202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491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林文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诚信泰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5/02 | 分类号: | F17D5/02 |
代理公司: | 福州旭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3 | 代理人: | 程勇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中国(福建)自***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开挖 记忆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道检测领域,具体为一种埋地管道非开挖磁记忆检测装置,包括有充气球,所述充气球的侧面设置有密封塞,所述充气球远离密封塞的一侧套接有向外伸出的分支管,且分支管上安装有控制阀,所述分支管固定套接在传动管的内部,所述传动管的上方安装有气压计,所述传动管远离气压计的一端套接在密封圈内。本装置通过采用可膨胀收缩弹性球的设计,同时配合气压计的共同使用,在装置的实际使用过程中,鼓起的弹性球能够和管体之间实现密封效果,并且根据管体内的气压变化能够判断管体自身的密封状态,从而能够对管体的泄露位置实现定位,解决了传统埋地管道检测不便的问题,也是本装置实用性和可行性的体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埋地管道非开挖磁记忆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埋地管道,顾名思义就是被埋在地面的管体。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管体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管道是用管子、管子联接件和阀门等联接成的用于输送气体、液体或带固体颗粒的流体的装置。埋地管道的管体自身由于处于地面,能够被周边的土壤充分包围,从而可以达到对管体自身防护的效果。
现有的埋地管道虽然能够满足基本的使用需求的,但是弊端也还是十分明显的,其主要表现有:其管道自身长期埋在地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外界土壤特性及地形沉降等因素的影响,管道会发生腐蚀、穿孔、泄漏,会给国家带来严重的损失。同时,当管道出现泄漏等情况时,由于管体自身处于地面的特性,无法对管体的损坏位置进行精准定位,从而导致后期的维护检修等作业十分困难。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埋地管道非开挖磁记忆检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实用新型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埋地管道非开挖磁记忆检测装置,具有非开挖检修和操作便捷的特点。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埋地管道非开挖磁记忆检测装置,包括有充气球,所述充气球的侧面设置有密封塞,所述充气球远离密封塞的一侧套接有向外伸出的分支管,且分支管上安装有控制阀,所述分支管固定套接在传动管的内部,所述传动管的上方安装有气压计,所述传动管远离气压计的一端套接在密封圈内,所述密封圈套接在导板侧面的中部,所述导板内套接有弹性球,所述导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磁面,且导板左右两侧的下方分别连接有向外伸出的支杆,所述支杆支撑在管体的内腔。
优选的,所述分支管的数量有两根,两根所述分支管上分别安装有控制阀,且两根分支管自身呈弯曲状向外伸出。
优选的,所述支杆的数量有三根且分别位于导板底面的四周,三根所述支杆的底面在同一水平面上,且支杆的底端安装有滚轮。
优选的,所述传动管自身是由三段分支杆组成,三段所述分支杆之间相互螺纹套接,且分支杆之间的连接处套接有橡胶圈。
优选的,所述气压计和下方的分支管相互连接,且下方分支管向外伸出至磁面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充气球自身呈椭圆状,所述充气球的表面为光滑的曲面。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装置通过采用可膨胀收缩弹性球的设计,同时配合气压计的共同使用,在装置的实际使用过程中,鼓起的弹性球能够和管体之间实现密封效果,并且根据管体内的气压变化能够判断管体自身的密封状态,从而能够对管体的泄漏位置实现定位,解决了传统埋地管道检测不便的问题,也是本装置实用性和可行性的体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导板侧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诚信泰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诚信泰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593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