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物料离心回流冷凝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47556.4 | 申请日: | 202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631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邱伟杰;黄升;袁莉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海北沙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 | 分类号: | B01D5/00;B01D45/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霍健兰;梁莹 |
地址: | 528244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物料 离心 回流 冷凝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物料离心回流冷凝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和包围在管体外侧的夹层;管体两端分别设有输入端和输出端;管体中设有分别与输入端和输出端连通的冷凝通道;所述冷凝通道中设有若干挡板;各个挡板依次相错布设,以与冷凝通道壁共同形成相错布设的开口;各个挡板在靠近开口的一端呈曲线状,以实现气液混合物在冷凝通道中螺旋状上升。该冷凝管可提高物料回流率,避免物料粘连在内部,使用寿命长,可降低维护和维修频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凝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物料离心回流冷凝管。
背景技术
在药品制造行业中,冷凝管是常用的器件之一,对流经内部冷凝通道的物质起冷凝或回流作用。起回流作用的冷凝管,可将生产过程中汽化的物料及含物料成分的气体进行冷却并回流到生产中继续使用,节省生产物料和降低生产成本。
但是现有回流冷凝管,仅仅依靠冷却使气液分离,受限于冷凝管长度,冷却效果有限,气液分离率较低,回流率较低,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此外,冷凝后的液体在凝固后粘连在冷凝管内部;在长期使用后,粘连面积和厚度过大,使冷凝管中的冷凝通道不能充分与冷却夹层进行热传递,降低冷凝回流效果;缩短冷凝管使用寿命,加大冷凝管维护和维修频率。因此,现亟待设计出一种可提高物料回流率、避免物料粘连在内部的冷凝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可提高物料回流率、避免物料粘连在内部、使用寿命长、可降低维护和维修频率的物料离心回流冷凝管。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物料离心回流冷凝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和包围在管体外侧的夹层;管体两端分别设有输入端和输出端;管体中设有分别与输入端和输出端连通的冷凝通道;所述冷凝通道中设有若干挡板;各个挡板依次相错布设,以与冷凝通道壁共同形成相错布设的开口;各个挡板在靠近开口的一端呈曲线状,以实现气液混合物在冷凝通道中螺旋状上升。
本实用新型冷凝管,输入端与上一工序装置连接,输出端与下一工序装置连接。含有物料成分的气液混合物从输入端进入管体,经过冷凝通道冷却后,部分物料液化回流至上一工序装置中,剩余气液混合物从输出端排出至下一工序装置。本实用新型冷凝管内各个挡板依次相错布设,各个挡板在靠近开口的一端呈曲线状,可使气液混合物在冷凝通道中螺旋状上升形成离心作用,更有效地分离出液体,提高物料回流率;此外离心作用分离出的液体具有一定流速,可加快液体回流速度,避免物料粘连在冷凝通道壁上,延长冷凝管使用寿命,降低冷凝管的维护和维修频率。
优选地,各个挡板在靠近开口的一端呈S形曲线状;可更好地形成螺旋状上升的气流,进一步优化冷凝通道内的离心作用。
优选地,所述夹层设有用于注入冷却液的进液口和用于排出冷却液的出液口;所述进液口与外部供液装置连接。
优选地,所述管体的输出端设有用于检测温度的测温模块;进液口通过调节装置与外部供液装置连接;测温模块与调节装置信号连接。测温模块检测管体输出端温度,根据检测温度来开关调节装置,以调节冷却液更换,从而调节冷凝管冷却温度。
优选地,所述进液口位于夹层的下部;所述出液口位于夹层的上部。
优选地,所述管体包括管本体和可拆装连接在管本体两端的盖体;所述夹层位于管本体的外侧;管体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位于管本体两端的盖体上。该设置可便于冷凝管生产和加工,也便于拆卸盖体以检查、维护和维修冷凝管内部情况。
优选地,所述管本体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平台一;盖体靠近管本体的一端设有连接平台二;通过连接平台一和连接平台二连接来实现管本体与盖体连接。该设置可使管本体与盖体的拆卸和安装更加简单和便捷,管本体与盖体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避免气液混合物从连接处泄漏。
优选地,管本体两端的盖体在远离管本体的一端分别设有接头,以形成管体的输入端和输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海北沙制药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南海北沙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475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