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态建筑墙面绿化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246127.5 | 申请日: | 2020-10-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033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伟;苏矿源;王爽;徐伟;龚卫星;于海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城建八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27/00;A01G27/04;A01G31/06;A01G31/02;A01C23/04;E04B2/00;E03B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朝阳区立***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 建筑 墙面 绿化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生态建筑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生态建筑墙面绿化系统,包括相互贴靠固定于墙体上的若干单元种植槽,在单元种植槽中填充有种植基质,在种植基质中种植有单元植物,本申请中每个种植槽可以以周边的种植槽为依托,相互配合抵抗风力,抗风性更好;同时单元种植槽相互贴靠固定能形成板块化的绿化效果,对墙体的绿化更为全面,在墙体上不易出现无植物的空白区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生态建筑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生态建筑墙面绿化系统。
背景技术
生态建筑简称ECO(Eco-build),本质是将数量巨大的人口整合居住在一个超级建筑中,通过组织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
目前生态建筑墙面绿化系统是将多个种植槽分散固定在墙体上,在种植槽中填充有土壤并种植有植物,多个植物相互配合对墙面起到绿化作用。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目前生态建筑墙面绿化系统中种植槽是分散式安装的,各种植槽抗风性能弱,容易被风吹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能对墙面起到更稳定的绿化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生态建筑墙面绿化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生态建筑墙面绿化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生态建筑墙面绿化系统,包括相互贴靠固定于墙体上的若干单元种植槽,在单元种植槽中填充有种植基质,在种植基质中种植有单元植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单元种植槽相互贴靠固定后,每个种植槽可以以周边的种植槽为依托,相互配合抵抗风力,抗风性更好;同时单元种植槽相互贴靠固定能形成板块化的绿化效果,对墙体的绿化更为全面,在墙体上不易出现无植物的空白区域。
优选的,上下相邻的单元种植槽插接,单元种植槽的底部设置有插接柱,单元种植槽顶部开设有与插接柱适配的插接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水平方向上单元种植槽的固定更为牢靠,能更好的抵抗风力。
优选的,单元种植槽包括顶部开口结构的外壳,外壳包括用于固定于墙体上的背板、水平固定于背板下侧的底板、固定于背板和底板两端的侧板,以及与背板相对固定于两个侧板之间的檐口面,檐口面上边沿的高度低于侧板上边沿的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部开口结构的外壳能更好的保护内部的种植基质和单元植物,还能承接雨水;檐口面的设置可以增加观赏面,也能使单元植物更充分的生长。
优选的,所述外壳内间隔设置有隔板,隔板将外壳分隔为多个单独的种植区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壳内能提供更多的种植区域,增加单元植物的多样性;同时能对各单元植物的根系进行隔离,减少病虫害的影响。
优选的,所述隔板的上边沿上设置有让位缺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让位缺口能给单元植物顶部的生长腾出更多的空间,同时空气流通性更好,利于单元植物生长。
优选的,所述生态建筑墙面绿化系统还包括为单元植物进行浇水的补水管路,补水管路包括连通水源的主管,以及连通于主管的多个分支管,每个分支管对应一排单元种植槽,分支管上间隔开设有出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所有单元植物进行养护。
优选的,所述种植区域中设置有分离板,分离板上均布有网孔,分离板设置于底板上方,种植基质设置在分离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种植基质中多余的水分能分离出来,利于单元植物的根系生长。
优选的,分离板的中部向下凸出设置有支撑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城建八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城建八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461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