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中心静脉置管和导管的二次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36209.1 | 申请日: | 2020-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913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夏文熙;谷苗苗;薛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1 | 分类号: | A61M25/01;A61M25/02 |
代理公司: | 成都熠邦鼎立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63 | 代理人: | 李晓英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中心 静脉 导管 二次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中心静脉置管和导管的二次固定装置,包括用于固定置管和导管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底部粘贴有用于粘贴患者皮肤的粘膜,所述的固定部包括固定块,所述的固定块具有启闭盖,在所述固定块和启闭盖之间具有供置管和导管通过的夹管槽,所述的夹管槽由设于固定块的下管槽和设于闭盖上的上管槽贴合构成;所述的下管槽和上管槽的两端且紧贴置管和导管的面均设有海绵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在中心静脉置管接通导管后实现二次固定,使得中心静脉置管固定的更牢靠,同时通过增设的夹管槽和海绵层,有效的解决中心静脉置管以及中心静脉置管与导管连接部位易感染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基于中心静脉置管和导管的二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的,中心静脉置管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最安全的静脉输液工具,尤其对于需要抢救、长期输液和化疗的患者非常实用,使用时将置管与导管连接即可。
目前,传统的固定装置结构简单,在中心静脉置管接通导管后,当导管被轻微拉动时,传统的固定装置就容易脱落,容易造成中心静脉置管异位、滑脱等问题,同时也没有很好的办法来有效降低置管与导管连接部容易感染的问题,导致在临床使用中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为此迫切需要一种基于中心静脉置管和导管的二次固定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于中心静脉置管和导管的二次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中心静脉置管和导管的二次固定装置,包括用于固定置管和导管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底部粘贴有用于粘贴患者皮肤的粘膜,所述的固定部包括固定块,所述的固定块具有启闭盖,在所述固定块和启闭盖之间具有供置管和导管通过的夹管槽,所述的夹管槽由设于固定块的下管槽和设于闭盖上的上管槽贴合构成;
所述的下管槽和上管槽的两端且紧贴置管和导管的面均设有海绵层。
本实用新型在中心静脉置管已经被固定的前提下,增设一个固定装置,在中心静脉置管接通导管后实现二次固定,使得中心静脉置管固定的更牢靠,有效的避免中心静脉置管容易异位、滑脱等问题,通过在固定部增设的夹管槽和海绵层,实现中心静脉置管与导管连接部的密封,有效的解决置管与导管连接部容易感染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块和启闭盖均为透明材料制成,利于观察置管和导管连接处情况。
优选的,所述的海绵层与下管槽和上管槽之间通过双面胶固定。
优选的,所述的粘膜具有多个透气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在中心静脉置管接通导管后实现二次固定,使得中心静脉置管固定的更牢靠,同时通过增设的夹管槽和海绵层,有效的解决中心静脉置管以及中心静脉置管与导管连接部位易感染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部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固定部,11、固定块,12、启闭盖,13、夹管槽,131、下管槽,132、上管槽,14、海绵层,2、粘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362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灵敏高效的外墙外保温系统耐候性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低烟无卤阻燃线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