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红外线电吹风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33550.1 | 申请日: | 2020-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164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张长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长征 |
主分类号: | A45D20/10 | 分类号: | A45D2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领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0 | 代理人: | 陈有业;任永利 |
地址: | 324004 浙江省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线 吹风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红外线电吹风机,包括壳体(1)和把手(2),所述壳体(1)为一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把手(2)为筒状;所述把手(2)一端安装在壳体(1)壁上且与壳体(1)内部连通;所述壳体(1)内部安装有发热管(3);所述把手(2)内安装有风扇(4)。本实用新型的红外线电吹风机体积更小,便于携带;且安全性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外线电吹风机。
背景技术
吹风机一般是由一组电热丝和一个高转速小风扇组合而成的。通电时,电热丝会产生热量,风扇吹出的风经过电热丝,就变成热风。如果只是小风扇转动,而电热丝不热,那么吹出来的就不是热风。红外线电吹风机利用红外线发射源所发射出来的红外线照射头发和头皮,使其中的水分吸收红外线后内部分子和原子“共振”产生热能,以达到加热烘干除水的目的。该过程是一种辐射传热过程,是将红外线技术用于电吹风机中,可提高加热效率;同时红外线能够深入人体的皮下组织,对人体有良好的理疗效果。
目前市场上的红外线电吹风机风扇都是装在壳体内的红外线发热管的后侧,风扇和发热管处在同一水平轴线上,使得吹风筒体积较大,且头发容易吸入后侧风扇里,吹风机的使用不够安全;同时吹出的风也不够均匀且出风不够柔和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把手里面空间,设计一种风扇放置把手里的吹风机,同时发热管仍然放置在壳体里,使得整个电吹风机体积更小,便于携带,还可以避免头发吸入电吹风机后侧风扇的可能保证了电吹风机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红外线电吹风机,包括壳体1和把手2,所述壳体1为一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把手2为筒状;所述把手2一端安装在壳体1壁上且与壳体1内部连通;所述壳体1内部安装有发热管3;所述把手2内安装有风扇4。
优选地,所述发热管3安装在壳体1内靠近筒开口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发热管3为红外线发热管。
优选地,所述发热管3为球拍形、圆形、螺旋形、梨形、椭圆形、U形或螺旋形。
优选地,所述红外线发热管为碳纤维发热管、红宝石发热管、黄金管发热管或卤素发热管。
优选地,所述壳体1筒开口的一端设置有发梳盖5,所述发梳盖5的外侧设置有发梳齿6。
优选地,所述壳体1内壁涂有红外线反射层、或所述壳体1内壁为红外线反射材质制作的层。
优选地,所述把手2外壁设置有电开关7,所述发热管3和风扇4与所述电开关7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发热管3外壳为磨砂石英玻璃管和/或半渡白发热管。
优选地,所述发热管3位于所述反射罩8内,所述反射罩8为圆形、椭圆形、U形、球拍形或梨形,其底面为平面状或凹曲面状;所述反射罩8为红外反射材料制成的反射罩或反射罩8的内壁涂有红外反射层。
优选地,所述风扇4为直流有刷电机风扇、直流无刷电机风扇或交流电机风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红外线电吹风机将风扇放置把手里,同时发热管仍然放置在壳体里,使得整个电吹风机体积更小,便于携带。
2、本实用新型的红外线电吹风机由于将风扇放置把手里,避免了使用者头发吸入电吹风机后侧风扇里,保证了电吹风机使用的安全性。
3、本实用新型的红外线电吹风机采用的发热管为红外线发热管,并将发热管设置在壳体内靠近筒开口的一端,发热管发出的红外线向出口处聚集辐射,可以使得发热管产生的红外射线和热量直接深入使用者的发根和头皮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长征,未经张长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335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