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于山坡上的大棚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33046.1 | 申请日: | 2020-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559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平;施文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华市展万温室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E03B3/02;E02D17/20 |
代理公司: | 杭州易中元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41 | 代理人: | 张安心 |
地址: | 3212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于 山坡 大棚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种植大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于山坡上的大棚,包括依次连接的若干棚体,若干棚体的顶部沿山坡依次升高或降低;所述棚体包括左右两排立柱、连接各立柱的纵梁以及连接左右两侧立柱的拱杆,拱杆外侧包覆有农膜,左右两侧所述纵梁之间设有横梁;位于低处的棚体上的拱杆连接至位于高处的棚体的立柱或纵梁上;位于低处的棚体上的横梁一端连接至位于高处的棚体的立柱中部。本实用新型使得各个棚体之间形成阶梯状的连接,依靠山坡地势而建,适应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种植大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于山坡上的大棚。
背景技术
农用大棚种植是综合应用工程装备技术、生物技术和环境技术,按照植物生长发育所要求的最佳环境,进行植物生产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现有的大棚大多是平面式的大棚,即安装在较为平整的平原区域,而对于山体,尤其是具有较多坡度不等的山坡区域,山坡的坡度大,平地少,普通的种植大棚往往面积较小,而且分散,如此一来土地利用率低,同时单独的大棚抵抗风雨灾害的能力大大缩小,因此普通的种植大棚难以进行建设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在山坡上建设的大棚,其能够适应各种坡度,适应力强,用途广,不受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么实现的:
一种建于山坡上的大棚,包括依次连接的若干棚体,若干棚体的顶部沿山坡依次升高或降低;所述棚体包括左右两排立柱、连接各立柱的纵梁以及连接左右两侧立柱的拱杆,拱杆外侧包覆有农膜,左右两侧所述纵梁之间设有横梁;位于低处的棚体上的拱杆连接至位于高处的棚体的立柱或纵梁上;位于低处的棚体上的横梁一端连接至位于高处的棚体的立柱中部。
进一步设置为,相邻两个棚体间形成单边流水顺坡连栋大棚,单边流水顺坡连栋大棚的结构为:所述拱杆为单边斜坡形状,位于低处的棚体的拱杆最高处与位于高处的棚体的拱杆最低处或立柱或纵梁相连。
进一步设置为,相邻两个棚体间形成双边流水顺坡连栋大棚,双边流水顺坡连栋大棚的结构为:所述拱杆为双边斜坡形状,相邻的所述棚体之间设有水沟。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沟设置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形成接水槽。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沟设有底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内端连接在底板的左右两侧。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板与底板相互垂直,第二连接板与底板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
进一步设置为,高处棚体的立柱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外壁上,低处棚体的拱杆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外壁。
进一步设置为,高处棚体的拱杆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内侧,低处棚体的拱杆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外壁,所述底板固定在所述立柱上。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立柱中部纵向设有固定杆,位于低处的棚体上的横梁一端连接至所述固定杆,固定杆的首尾两端开设有U形卡槽,所述立柱卡设在U形卡槽内,并通过固定件将固定杆与立柱相连。
进一步设置为,左右两侧所述纵梁之间每间隔若干拱杆设有一横梁。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位于低处的棚体上的拱杆连接至位于高处的棚体的立柱或纵梁上;位于低处的棚体上的横梁一端连接至位于高处的棚体的立柱中部,使得各个棚体之间形成阶梯状的连接,依靠山坡地势而建,适应性强。
本实用新型在棚体之间设置有水沟,雨水可沿着拱杆流进水沟内进行收集和统一排放,减少了雨水直接流到棚体内的土地上,从而减少雨水对坡地的冲蚀,使整个棚区更加安全稳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华市展万温室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金华市展万温室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330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财务会计对账标记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对腿部康复的按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