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定位的可调控式脑电图电极固定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18139.7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832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杨蕾;王伟禅;李晓宁;王海燕;张文;刘永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369 | 分类号: | A61B5/369;A61B5/291;A61B5/256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黄小梧;吴昕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定位 调控 脑电图 电极 固定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定位的可调控式脑电图电极固定组件,包括网状弹性电极帽,还包括可拆卸设置在网状弹性电极帽内部的的弹性定位头套;网状弹性电极帽的耳挂上设置有第一耳郭固定板,其内表面开设有固定孔;弹性定位头套的头套本体上开设有多个电极定位孔,头套边缘连接有第二耳郭固定板,其外表面设置有固定柱,通过固定孔和固定柱的配合将弹性定位头套与网状弹性电极帽连接;网状弹性电极帽包括横向弹性软带和纵向弹性软带,横向弹性软带和纵向弹性软带上活动连接有单头电极和或双头电极,能够针对不同患者的头径对电极的安放位点进行定位,可通过调节连接臂的长度使电极放置更准确,节省人力及时间,操作简便,成本低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脑电波监测,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定位的可调控式脑电图电极固定组件。
背景技术
脑电波(Electroencephalogram,EEG)是一种使用电生理指标记录大脑活动的方法,大脑在活动时,大量神经元同步发生的突触后电位经总和后形成的。它记录大脑活动时的电波变化,是脑神经细胞的电生理活动在大脑皮层或头皮表面的总体反映;临床实践表明,脑电波中包含了大量生理与疾病信息,所以我们通过对脑电波的处理,可以为疾病的鉴定提供依据;测量脑电波,常用的是脑电图(英文简称为EEG)检测,通过精密的电子仪器,从头皮上将脑部的自发性生物电位加以放大记录而获得的图形,通过按照一定规则放置在头皮上的电极记录下来的脑细胞群的自发性、节律性电活动。
在进行脑电检测时,需要将电极放置在患者头皮上特定的位置,这些是根据国际脑电学会在1958年制定的10-20国际脑电记录系统(Jasper,1958)而设置的。10-20系统的原则是头皮电极点之间的相对距离以10%和20%来表示,此法的特点是电极排列与头颅大小及形状成比例,电极以标准位置适当的分布于头颅主要部位。由于电极在患者头皮上需要设置多个,如常用的21 导,23导甚至更多,这就对电极的排列、位置的确定有着精确的要求。
现有的电极佩戴的方法在临床使用中具有诸多问题:
(1)纯手工放置:医护人员需要在患者的颅部用软尺和标记笔按照10-20 系统的标准进行电极安装位置的标记,再进行电极连接,该方法需要耗费大量人力以及时间进行准备。
(2)网状电极帽:电极在头皮上不易固定,传统的固定方法采用有弹性的网状帽体,套在患者头部,利用网状帽体与患者头皮之间的弹力来束缚电极,即使帽体按规格设置,其网孔交叉部位也不一定完全能覆盖电极的安放位置,使电极安放位置不精确;再有网状帽体上没有定位标识,由于不同患者的年龄和头径不同,电极安装位置不准确,仍需要医护人员按照患者颅部外形一个个确定电极的安放位置,非常麻烦。
(3)佩戴一体式电极帽:医护人员将电极帽佩戴于患者头部,然后在每个电极位置注射导电膏,通过观察脑电采集软件的阻抗检测界面屏幕,逐个降低每个电极与头皮的接触电阻。佩戴帽子就需要花费30分钟--60分钟,特别耗时。美国E公司出品的盐水电极帽需要将整个帽子浸泡在盐水中,整个帽子湿漉漉的佩戴在被试者头上,会引发被试者的不适感,很可能诱发被试者情绪波动,对实验结果有干扰。一顶电极帽的售价约2万多人民币,成本较高。并且每家公司生产的电极帽只能和该公司生产的放大器配套使用,使用特定的接口标准。A公司生产的电极帽无法直接与B公司的放大器连接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临床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定位的可调控式脑电图电极固定组件,能够针对不同患者的年龄和头径不同方便地对电极的安放位点进行定位,并根据不同的定位调节电极的位置同时也可在调整完后固定电极,节省人力及时间,操作简便,成本低廉。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便于定位的可调控式脑电图电极固定组件,包括网状弹性电极帽,还包括可拆卸设置在网状弹性电极帽内部的弹性定位头套;
所述的网状弹性电极帽上设置有一对耳挂,所述的耳挂上设置有第一耳郭固定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181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