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指掌康复训练仪有效
申请号: | 202022201872.8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734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杨中华;常呈霞;杜曙扬;张弼玥;梁慧;张志伟;李长令;张荣荣;李尚;常祯邘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A61H7/00;A61F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陈勇 |
地址: | 454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康复训练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指掌康复训练仪,包括支撑机构和联动机构,支撑机构设置于掌心位置,支撑机构动作带动联动机构弯曲,联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指掌关节处的连接杆和设置在近指关节和指掌关节之间的第一支杆以及设置在近指关节位置的第二支杆,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之间设置第三支杆,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通过第三支杆铰接,手套包括指掌形状的套层、设置于套层上用于手指限位的气囊以及沿套层内侧面设置的加热、按摩机构,支撑机构和加热、按摩机构连接有用于进行复健的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支撑机构通过手套带动联动机构使指掌弯曲及复位,同时设置有控制系统实现弯曲力度智能调节,从而提高了复健的舒适度及复健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指掌复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指掌康复训练仪。
背景技术
人手的运动可以由关节和肌腱的配合来反映,人手的主要关节为四指的近指关节和掌指关节,拇指的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以及控制整个手部转动的腕掌关节,在手掌运动时,前臂肌肉通过肌腱将力量传递到手指,带动手指完成弯曲和伸展动作。肌肉起点和止点起到固定作用且均与肌腱相连,环状韧带起到滑轮作用,限制并改变肌腱的路径,肌肉收缩时可带动手指完成相应的运动。
依据上述运动机理现有的指掌复健设备,多为拉伸带结构,将拉伸带套设在指尖位置通过改变拉伸带长度从而完成手指屈伸,如专利公开号为CN201910930463.0名为《一种手掌康复训练器》的专利文献中公开的一种康复训练器,使用时将手套戴在手上,手套上手掌固定环组件与手套上指部固定环组件之间通过弹性橡胶带连接,患者手指被弹性橡胶带拉住收缩蜷曲,患者通过手部用力展开手指及手掌,再缓慢卸力通过重复训练从而达到锻炼手部肌肉的目的。
此类设备在使用时存有一定的不足,首先训练硬度过大,重复的训练使患者产生强烈的不适感,导致后续训练难以坚持,其次该种设备适配性较差,由于人的手指长度、粗细不同这类设备无法准确定位关节位置,导致训练位置会出现偏差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再者该种设备使用前需要患者进行一些准备训练,促进手部血液循环,从而导致训练时间延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手掌康复训练器使用不便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指掌康复训练仪,设置有用于复健的支架和与支架配合用于增加复健舒适度的手套,支架包括支撑机构和联动机构,联动机构设置于指掌关节位置,支撑机构通过手套带动联动机构使指掌弯曲及复位,同时设置有控制系统实现弯曲力度智能调节,从而提高了复健的舒适度及复健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指掌康复训练仪,包括用于复健的支架和与支架配合用于增加复健舒适度的手套,所述支架包括支撑机构和联动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和联动机构均与手套固定,支撑机构设置于掌心位置,支撑机构动作带动联动机构弯曲,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指掌关节处的连接杆和设置在近指关节和指掌关节之间的第一支杆以及设置在近指关节位置的第二支杆,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之间设置第三支杆,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通过第三支杆铰接,所述手套五指位置均设置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和第三支杆,所述手套四指位置第一支杆分别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杆与支撑机构固定,所述手套的大拇指位置的第一支杆与支撑机构固定;
所述手套包括指掌形状的套层、设置于套层上用于手指限位的气囊以及沿套层内侧面设置的加热、按摩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和加热、按摩机构连接有用于进行复健的控制系统。
进一步地,支杆包括支撑部和连接部,所述支撑部设置于近指关节和指掌关节之间,支撑部为方形板体,支撑部与套层底部的外侧面粘合固定,支撑部与连接部铰接,所述第二支杆包括第二支撑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一端与连接部的中部铰接、另一端铰接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为方形板体,第二支撑部与套层底部的外侧面粘合固定,第二支撑部设置于近指关节位置,用于支撑手掌近指关节与远指关节间部位,第二支撑部的中部铰接第三支杆,所述第三支杆的中部与连接部另一端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018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