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系统自平衡耦合罐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201601.2 | 申请日: | 2020-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806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 发明(设计)人: | 张涛;郈爱杰;陈德玉;王浩;冯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B41/42 | 分类号: | F25B41/42;F25B43/00;B01D29/03;B01D35/02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韩新城 |
| 地址: | 30011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系 平衡 耦合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水系统自平衡耦合罐结构,包括耦合罐罐体,所述耦合罐罐体具有一次侧供水接口、一次侧回水接口、二次侧供水接口、二次侧回水接口、温度计管、压力表管、排污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罐罐体的供水端与回水端之间有两道自平衡隔板,所述自平衡隔板上设置均流孔,两道所述自平衡隔板上的均流孔错开布置,一次侧供水端与二次侧供水端以及一次侧回水端与二次回水端之间有过滤网。本实用新型通过水力耦合使一、二次侧水系统成为独立的循环,一、二次侧运行互不干扰,挖掘系统的节能潜力;当一次侧或二次侧运行工况改变时,通过水力耦合自动实现水力状态的平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系统耦合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系统自平衡耦合罐结构。
背景技术
以大型空调水系统为例,通常水系统作用半径较大,设计水流阻力较高,空调水系统宜采用变流量二级泵系统,二级泵采用变频调速泵,有较大节能潜力;相应的一次泵可选用扬程较小的泵,节约初投资。目前一、二次侧水系统间多采用分、集水器形式,分、集水器间设连通管。连通管长度、管径受一、二次侧循环水量、分集水器位置等因素的影响,设置不当将会导致系统不能稳定运行等诸多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水系统自平衡耦合罐结构。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系统自平衡耦合罐结构,包括耦合罐罐体,所述耦合罐罐体具有一次侧供水接口、一次侧回水接口、二次侧供水接口、二次侧回水接口、温度计管、压力表管、排污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罐罐体的供水端与回水端之间有两道自平衡隔板,所述自平衡隔板上设置均流孔,两道所述自平衡隔板上的均流孔错开布置,一次侧供水端与二次侧供水端以及一次侧回水端与二次回水端之间有过滤网。
其中,所述自平衡隔板采用不锈钢板制作,两道所述自平衡隔板之间保持预定间距。
其中,两道所述自平衡隔板之间的间距范围在所述耦合罐罐体直径的0.2-0.5,且所述间距随着耦合罐罐体直径的增加而减少。
其中,所述均流孔的直径和数量使流过两道所述自平衡隔板的水流速在0.7-1.2m/s。
其中,所述排污管设置于所述耦合罐罐体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该耦合罐应用于较大水系统的一、二侧水系统之间,通过水力耦合使一、二次侧水系统成为独立的循环,一、二次侧运行互不干扰,挖掘系统的节能潜力;当一次侧或二次侧运行工况改变时,通过水力耦合自动实现水力状态的平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水系统自平衡耦合罐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水系统自平衡耦合罐结构的侧视图;
图3为图1的水系统自平衡耦合罐结构的A向视图;
图4为图1的水系统自平衡耦合罐结构的B向视图;
图5为水系统自平衡耦合罐上自平衡隔板所在位置局部示意图;
图6为自平衡隔板的示意图。
图中:1.罐体 2.一次侧供水接口 3.二次侧供水接口 4.一次侧回水接口 5.二次侧回水接口 6.温度计管 7.压力表管 8.自平衡隔板 9.排污管 10.过滤网 11.均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2016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