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天然气制氢蒸汽发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95117.3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267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金向华;孙猛;张友圣;王新喜;齐相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金苏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48 | 分类号: | C01B3/48;C01B3/38;F22B1/18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陆金星 |
地址: | 401224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然气 蒸汽 发生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天然气制氢蒸汽发生系统,包括供气单元、加氢脱硫单元、蒸汽发生单元、蒸汽转化单元、中温变换单元、提氢单元以及纯化单元,蒸汽转化单元的转化气输出端与中温变换单元的转化气输入端之间设有转化气输送段,中温变换单元的转化气输出端和提氢单元的变换气输入端之间设有变换气输送段,蒸汽发生单元设有锅炉水段和给水段,转化气输送段与锅炉水段热交换设置,变换气输送段与给水段热交换设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天然气制氢蒸汽发生系统,转化气温度较高,作为锅炉水的加热热源进行加热,变换气作为锅炉给水的预热热源,同时可对变换气进行降温,充分合理利用系统产生的热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然气制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天然气制氢蒸汽发生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消耗地加剧,寻找新的能源已经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任务。氢作为现今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一种能源,来源广泛,几乎不产生污染,转化效率高,应用前景广泛。
利用天然气制取氢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能源危机,进一步促进我国能源利用结构的转变。天然气制氢工艺的原理就是先对天然气进行预处理,然后在转化炉中将甲烷和水蒸汽转化为一氧化碳和氢气等,余热回收后,在变换塔中将一氧化碳变换成二氧化碳和氢气的过程,这一工艺技术的基础是在天然气蒸汽转化技术的基础上实现的。在变换塔中,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控制反应温度,转化气中的一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氢气和二氧化碳。
天然气中的烷烃在适当的压力和温度下,就会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生成转化气,转化气再经过热换、冷凝等过程,使气体在自动化的控制下通过装有多种吸附剂的PAS装置后,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杂质被吸附塔吸附,氢气送往用气单位,吸附了杂质的吸附剂,经解吸后,解析气可送往变换炉作为燃料,吸附剂也完成再生。
其主要反应式如下:
天然气和水在800~900℃高温和氧化镍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式为:CH4+H2O→CO+H2-Q
一氧化碳和水在300-400℃条件下和三氧化二铁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式为:CO+H2O→CO2+H2+Q
另外,在制取过程相关的技术指标要求如下:
压力一般在1.5~2.5MPa,天然气单耗为0.4~0.5m3/m3氢气;运行时间:8000h;工业规模:1000m3/h~100000m3/h。
天然气的制取氢流程主要包括四个:原料气预处理、天然气蒸汽转化、一氧化碳变换、氢气提纯。
首先是原料预处理步骤,这里的预处理主要指的就是原料气的脱硫,实际工艺运行当中一般采用天然气钴钼加氢串联氧化锌作为脱硫剂将天然气中的有机硫转化为无机硫再进行去除。
其次就是进行天然气蒸汽转化的步骤,在转化炉中采用镍系催化剂,将天然气中的烷烃转化成为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的原料气。
然后就是一氧化碳变换,使其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和水蒸气发生反应,从而生成氢气和二氧化碳,得到主要成分是氢气和二氧化碳的变换气。根据变换温度的不同可以将一氧化碳的变换工艺分为两种:中温变换、高温变换。其中高温变换的温度大概在360℃左右,中温变换的工艺大概在320℃左右。随着技术对策发展,近年来开始采用一氧化碳高温变换加低温变换的两段工艺设置,这样可以近一步节省对资源的消耗,但对于转化气中一氧化碳含量不高的情况,可只采用中温变换。
最后一个步骤就是提纯氢气,现在最常用的一种氢气提纯系统就是PAS 系统,又叫变压吸附净化分离系统,这种系统能耗低、流程简单、制取氢气的纯度较高,最高时氢气的纯度可达99.99%。
蒸汽转换后的转化气温度较高,需要冷却后再进行中温变换,中温变换后的变换气温度较高,需要进行冷却后再进行提氢和纯化,如何充分利用蒸汽转化和中温变换后产生的余热是本申请即将解决的问题如何充分合理利用余热是本申请即将解决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金苏化工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金苏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951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风炉用内翅片管
- 下一篇:一种轮对压装机的齿轮箱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