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式注塑机合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88974.0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220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王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今塑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68 | 分类号: | B29C45/6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式 注塑 机合模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式注塑机合模装置,包括机台,所述的机台上安装有罩体,所述的机台于所述的罩体内安装有底模座和定模座,所述的罩体顶部安装有压合气缸,所述的压合气缸驱动连接有压合臂,所述的压合臂上安装有注料道,所述的罩体一侧安装有注塑罐体,所述的注塑罐体通过上料软管与注料道相连接,同时启动所述的转动电机和压合气缸,使得主助力杆转动带动从动助力杆转动,令第二啮合齿牙与第三啮合齿牙相互啮合传动带动合模助力柱上下位移,配合压合气缸带动压合臂下压,令动模座压合更为省力,合模过程在合模助力柱的带动下,不会发生位置偏移,合模更为精准,令成品率更高,提高产品品质,无需手动对模具合模的位置进行调节,更为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立式注塑机合模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立式注塑机内的针对不同的模芯换着后都需要重新合模,但是一开一合难以避免出现偏移的现象,导致注塑产品出现残次品,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无需人手调节,具有限位导向作用的立式注塑机合模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式注塑机合模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立式注塑机合模装置,包括机台,所述的机台上安装有罩体,所述的机台于所述的罩体内安装有底模座和定模座,所述的罩体顶部安装有压合气缸,所述的压合气缸驱动连接有压合臂,所述的压合臂上安装有注料道,所述的罩体一侧安装有注塑罐体,所述的注塑罐体通过上料软管与注料道相连接,所述的压合臂末端安装有动模座,所述的动模座顶部设置有与所述的注料道相连通的注料口,所述的机台两侧对称设置有轴轮箱体,所述的轴轮箱体内设置有转动电机,所述的转动电机与主助力杆驱动连接,所述的主助力杆与从动助力杆相连接,所述的从动助力杆背侧安装有合模助力柱,所述的合模助力柱贯穿所述的动模座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主助力杆与所述的从动助力杆通过第一啮合齿牙相互装配传动,所述的从动助力杆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二啮合齿牙,所述的合模助力柱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与所述的第二啮合齿牙相互啮合的第三啮合齿牙。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合模助力柱靠所述的从动助力杆一端套接有安装座,所述的定模座两侧设置有供所述的合模助力柱装配的凹键柱孔,所述的合模助力柱在所述的从动助力杆带动下进入所述的凹键柱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定模座内安装有模芯,所述的动模座内设置有供所述的模芯装配的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同时启动所述的转动电机和压合气缸,使得主助力杆转动带动从动助力杆转动,令第二啮合齿牙与第三啮合齿牙相互啮合传动带动合模助力柱上下位移,配合压合气缸带动压合臂下压,令动模座压合更为省力,合模过程在合模助力柱的带动下,不会发生位置偏移,合模更为精准,令成品率更高,提高产品品质,无需手动对模具合模的位置进行调节,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从动助力杆和合模助力柱装配示意图。
其中:机台1、底模座2、定模座3、动模座4、模芯5、注料口6、注料道7、压合臂9、压合气缸10、注塑罐体11、上料软管12、主助力杆13、第一啮合齿牙14、第二啮合齿牙15、从动助力杆16、罩体17、第三啮合齿牙18、安装座19、合模助力柱20、凹键柱孔21、转动电机22、轴轮箱体2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今塑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今塑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889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立式注塑机用自动送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家庭用防盗报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