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治疗巾存放使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84811.5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578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胡莉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12/00 | 分类号: | A61G12/00;A61F15/00;A61F15/02;A61L2/1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7 | 代理人: | 王山 |
地址: | 610094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治疗 存放 使用 装置 | ||
一次性治疗巾存放使用装置,包括治疗巾和存放装置,治疗巾为卷筒结构,治疗巾上均匀设有分离孔将治疗巾分隔为相同尺寸,以实现辅助分离,治疗巾可拆卸设置在存放装置内,存放装置包括存放壳体、治疗巾放置底座和分离底座,存放壳体内可拆卸设有治疗巾放置底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方案针对现有技术中治疗巾不易切割和保存的问题进行针对改进,一方面在治疗巾上均匀设有通孔,使其便于撕扯分离,同时为其增加储存外壳,利用紫外线消毒灯为治疗巾进行杀菌,不但便于保存,同时还可以在使用前进行杀菌,使用简便。为配合治疗巾上的分离孔,在治疗巾的出口处设置有辅助分离的分离底座,通过压板压住抽出的治疗巾,后使用切割刃进行分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一次性治疗巾存放使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临床中经常需要使用到一次性治疗巾,目前治疗巾多为圆筒状结构,在使用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二次剪裁再进行使用,在二次剪裁的过程中需要医护人员利用锐器进行裁剪,这样不但麻烦而且也容易因锐器造成损伤。同时治疗巾的无菌处理也非常困难,打开包装后的治疗巾无法一次完全使用,需要反复保存,存在被污染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一次性治疗巾存放使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次性治疗巾存放使用装置,包括治疗巾和存放装置,所述治疗巾为卷筒结构,所述治疗巾上均匀设有分离孔将所述治疗巾分隔为相同尺寸,以实现辅助分离,所述治疗巾可拆卸设置在存放装置内,
所述存放装置包括存放壳体、治疗巾放置底座和分离底座,所述存放壳体内可拆卸设有所述治疗巾放置底座,所述治疗巾放置底座上设有所述治疗巾,所述存放壳体上设有开口,以实现将所述治疗巾抽出,所述开口上设有所述分离底座,以实现辅助分离所述治疗巾。
所述存放壳体内壁上设有紫外线消毒灯。
所述治疗巾放置底座包括固定轴和固定底座,所述固定轴上设置有所述治疗巾,所述存放壳体上设有插入口,通过所述插入口将所述固定轴插入到所述存放壳体内侧,将所述固定底座可拆卸固定在所述插入口边缘。
所述固定底座上设有多组固定凸块,所述固定凸块与设置在所述插入口边缘上的固定凹槽相匹配,以实现将所述固定底座固定在所述插入口上。
所述固定凹槽上设有凸块进出口和固定滑道,所述凸块进出口和所述固定滑道相连通,以实现所述固定凸块通过所述凸块进出口进入后沿所述固定滑道进行卡紧固定。
所述分离底座上设有切割刃和压板,所述切割刃设置在所述分离底座的端部,所述压板设置在所述分离底座上,以实现按压所述治疗巾进行固定。
所述切割刃为锯齿形。
所述压板和所述分离底座通过转轴相连接。
所述压板上设有接触层,所述接触层采用硅胶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方案针对现有技术中治疗巾不易切割和保存的问题进行针对改进,一方面在治疗巾上均匀设有通孔,使其便于撕扯分离,同时为其增加储存外壳,利用紫外线消毒灯为治疗巾进行杀菌,不但便于保存,同时还可以在使用前进行杀菌,使用简便。为配合治疗巾上的分离孔,在治疗巾的出口处设置有辅助分离的分离底座,通过压板压住抽出的治疗巾,后使用切割刃进行分离,分离效果良好,无需使用刃器即可简单分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剖视图;
图4是治疗巾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治疗巾放置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848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