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门锁锁体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78704.1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107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闵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爱迪尔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63/14 | 分类号: | E05B63/14;E05B17/22;E05B15/10;E05B1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刘贻盛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门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智能门锁锁体,包括锁壳、把手、把手拨轮及第一微动开关,把手的数目为两个,锁壳的前后两侧分别形成有供把手安装的把手安装位,把手拨轮及第一微动开关的数目均为两个,每一把手拨轮对应一把手安装位以可旋转而左右限位的方式设于锁壳内,且其通过连接杆与对应的把手连接,以使二把手分设于锁壳外且位于锁壳的前后两侧,每一第一微动开关对应设于每一把手拨轮的一侧且面向该把手拨轮,每一把手拨轮面向对应的第一微动开关的一端向外凸起形成有两个触点,该两个触点间隔分布,第一微动开关的操作钮面向该两个触点的间隔处,该两个触点随对应的把手拨轮的正向转动及反向转动分别与第一微动开关的操作钮接触并按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门锁锁体。
背景技术
门锁为提高其易用性和安全性,一般采用智能锁,在日常使用时,一般通过转动把手方式实现房门的开锁或反锁,开锁和反锁以转动门内把手或门外把手实现。为防止其他人员随意进入,可通过转动把手实现反锁,但是,现有的门锁大多只感应把手的开锁信号而未能感应把手的反锁信号,而且未能分辨是哪个把手进行开门或反锁。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解决上述缺陷的智能门锁锁体以感应前、后把手的开锁信号及反锁信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智能门锁锁体以感应前、后把手的开锁信号及反锁信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一种智能门锁锁体,包括锁壳、把手、把手拨轮及第一微动开关,所述把手的数目为两个,所述锁壳的前后两侧分别形成有供把手安装设置的把手安装位,所述把手拨轮及第一微动开关的数目均为两个,每一所述把手拨轮对应每一把手安装位以可旋转而左右限位的方式设置于锁壳内,且其形成有供连接杆置入的容置孔以通过连接杆与对应的把手连接,以使二把手分设于所述锁壳外且位于锁壳的前后两侧,每一所述第一微动开关对应设置于每一把手拨轮的一侧且面向该把手拨轮,每一所述把手拨轮面向对应的第一微动开关的一端向外凸起形成有两个触点,该两个触点间隔分布,所述第一微动开关的操作钮面向该两个触点的间隔处,该两个触点随对应的把手拨轮的正向转动及反向转动分别与第一微动开关的操作钮接触并按压。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微动开关还包括操作杆,所述操作杆的悬空端面向所述操作钮,所述第一微动开关的操作杆的悬空端位于该两个触点的间隔处而与第一微动开关的操作钮分离,该两个触点随把手拨轮的正向转动及反向转动分别与第一微动开关的操作杆接触并按压而使所述操作杆按压操作钮。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锁壳内还设有方舌组件及第二微动开关,所述方舌组件包括方舌、方舌连接板及主拨轮,所述方舌连接板设置于锁壳内且与方舌连接,其上形成有导向槽,所述主拨轮以可旋转而左右限位的方式设置于锁壳内,且所述主拨轮的一端对应于所述导向槽凸起形成有一凸点,所述凸点置入于所述导向槽内以随主拨轮的转动沿导向槽移动而拨动方舌连接板移动,所述第二微动开关设置于主拨轮的一侧且面向所述主拨轮,所述主拨轮的另一端面向所述第二微动开关,且其向内凹入形成凹槽,所述第二微动开关的驱动钮面向所述凹槽,以使所述主拨轮转动时其另一端与所述驱动钮接触并按压。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微动开关还包括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悬空端面向所述驱动钮,所述第二微动开关的驱动杆的悬空端位于所述凹槽内而与第二微动开关的驱动钮分离,以使所述主拨轮转动时其另一端与第二微动开关的驱动杆接触并按压而使所述驱动杆按压驱动钮。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锁壳内还设有斜舌组件及第三微动开关,所述斜舌组件包括斜舌及斜舌连接板,所述斜舌连接板设置于锁壳内,且其一端与斜舌连接,所述第三微动开关位于所述斜舌连接板的一侧且面向所述斜舌连接板的中部,所述斜舌连接板的中部面向所述第三微动开关的一侧向内凹入形成凹陷部,所述第三微动开关的按钮面向所述凹陷部,以使所述斜舌收入于锁壳内时斜舌连接片的一端与所述按钮接触并按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爱迪尔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爱迪尔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787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