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形零件自动成型制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78145.4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788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朱贺军;郭大海;秦可歌;阮加有;张世康;温娟娟;魏志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蒲瑞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53/18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科鼎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51 | 代理人: | 李路平 |
地址: | 4534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形 零件 自动 成型 制作 装置 | ||
一种涉及涨圈等环类零件的加工设备领域的环形零件自动成型制作装置,包含两个导向杆、两个活动板,以及分别用于适配抵触环形零件内环面和外环面的内模和外模;两个导向杆相互平行并对称设于内模的两侧外,导向杆的两端通过设置固定支座进行固定;每个活动板的两端分别滑动套设于两个导向杆杆身,且两个活动板的外板面中部均通过连接套固定有液压缸的伸缩杆端;液压缸的缸体固定并保证液压缸轴线与导向杆轴线平行;外模由一端具有半环面的左半模和右半模对接形成,左半模和右半模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螺钉固定于两活动板的内板面中部;导向杆位于两活动板之间的杆身固定有定位件;该制作装置提高了环类产品的制作效率,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涨圈等环类零件的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环形零件自动成型制作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涨圈或简易环类产品,如简易间隔环,均为金属材质,一般都是通过专用的机加工设备制作而成,投入成本高,效率低,工艺复杂,而且需要专业人员操作,废品率高;因此,需要一种制作装置能够对这种简易环类产品进行一次制作成型。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形零件自动成型制作装置,提高了环类产品的制作效率,降低了成本。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环形零件自动成型制作装置,包含两个导向杆、两个活动板,以及分别用于适配抵触环形零件内环面和外环面的内模和外模;两个导向杆相互平行并对称设于内模的两侧外,所述导向杆的两端通过设置固定支座进行固定;每个活动板的两端分别滑动套设于两个导向杆杆身,且两个活动板的外板面中部均通过连接套固定有液压缸的伸缩杆端;所述液压缸的缸体固定并保证液压缸轴线与导向杆轴线平行;所述外模由一端具有半环面的左半模和右半模对接形成,所述左半模和右半模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螺钉固定于两活动板的内板面中部;所述导向杆位于两活动板之间的杆身固定有定位件。
进一步,所述左半模和右半模的对接面为形成插接的斜面。
进一步,所述定位件能够沿导向杆轴向调整固定。
进一步,所述两导向杆上分别对称固定有两个定位件。
进一步,所述液压缸轴线与内模的中心对应。
进一步,所述连接套的一端与相应的活动板外板面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套的另一端与相应的液压缸伸缩杆端螺纹连接。
进一步,所述导向杆位于两活动板之间的杆身套设有压缩弹簧。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环形零件自动成型制作装置,只需要将原材料放入内模外,控制液压缸推动左半模和右半模动作并对接成外模整体,通过外模和内模的挤压成形零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购买机加工设备,也不需要专业人员操作,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中:1、液压缸;2、连接套;3、活动板;4、导向杆;5、外模;501、左半模;502、右半模;6、固定支座;7、内模;8、定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与本申请的附图对应,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蒲瑞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河南蒲瑞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781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