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快捷式测温感应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74727.5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994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周仲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盛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28 | 分类号: | F16M11/28;F16M11/38;G06K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六方于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92 | 代理人: | 潘钦颖 |
地址: | 3124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捷 测温 感应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快捷式测温感应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固定板和底座,固定板通过伸缩板和定位杆移动连接第二支撑板,固定板的前侧面上设置有显示屏、红外摄像头、扬声器和话筒,固定板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信号发射器、信号接收器、测距传感器和红外测温传感器,底座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撑板的底端,底座上设置有支撑组件。本实用新型便于折叠收缩,方便存放,安装方便快捷,打开即可使用,占地面积小,提高了测温感应支架的使用灵活性,该制造方法步骤简单,不仅提高整个测温感应支架安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且便于收纳携带,拆卸维修方便快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快捷式测温感应支架。
背景技术
测温感应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两种,为了提高测温的效率,一般都采用非接触式温度测量,因此出现了测温感应门和测温感应支架。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测温感应装置一般结构较为复杂,不利于携带,而且占地面积较大,稳定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快捷式测温感应支架的技术方案,该结构的设计便于折叠收缩,方便存放,安装方便快捷,打开即可使用,占地面积小,大大提高了测温感应支架的使用灵活性,该制造方法步骤简单,不仅提高了整个测温感应支架安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且便于收纳携带,拆卸维修方便快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快捷式测温感应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固定板和底座,第二支撑板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撑板的顶端,固定板通过伸缩板和定位杆移动连接第二支撑板,固定板的前侧面上设置有显示屏、红外摄像头、扬声器和话筒,固定板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信号发射器、信号接收器、测距传感器和红外测温传感器,固定板的侧面上设置有开关和接口,显示屏、红外摄像头、扬声器、话筒、信号发射器、信号接收器、测距传感器、红外测温传感器、开关和接口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底座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撑板的底端,底座上设置有支撑组件;该结构的设计便于折叠收缩,方便存放,安装方便快捷,打开即可使用,占地面积小,大大提高了测温感应支架的使用灵活性,伸缩板和定位杆便于固定板的高度调节,满足不同高度人群的使用要求,提高了测温感应支架的工作范围,显示屏可以显示测量的数据及时间,红外摄像头用于拍摄人脸,扬声器可以将测量的数据进行播报,测距传感器用于测量被测人员与设备之间的间距,当间距较大且无法拍摄人脸时,通过扬声器可以进行提醒,红外测温传感器可以实时测量被测人员的体温,通过控制器将数据经信号发射器传输至接收终端,底座可以沿着第一支撑板打开,并通过支撑组件进行支撑,提高整个测温感应支架的安装稳定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第一支撑板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固定块和第一卡槽,两个第一卡槽位于第一固定块的两侧,第一固定块上水平设置有轴孔,第二支撑板的底端对称设置有转接块,转接块通过转轴插入轴孔实现与第一固定块的连接,转接块的底面上设置有第一卡块,第一卡块与第一卡槽相匹配,第一固定块和转接块之间通过转轴连接,便于第二支撑板绕着第一支撑板转动,便于收纳,当第二支撑板转动打开时,通过第一卡块限位在第一卡槽内,实现第二支撑板与第一支撑板之间的固定连接。
进一步,第二支撑板内设置有第一限位槽和导向孔,伸缩板与第一限位槽相匹配,定位杆与导向孔相匹配,第一限位槽的一侧均匀设置有第二限位孔,伸缩板通过伸缩组件连接第二限位孔,当挤压伸缩组件时,可以使伸缩板沿着第一限位槽上下移动,进而调节固定板的高度位置,定位杆可以沿着导向孔上下移动,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
进一步,伸缩组件包括第一限位柱和弹簧,伸缩板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孔,第一限位柱通过弹簧连接在第一限位孔内,第一限位柱与第二限位孔相匹配,第一限位柱在弹簧的作用下可以沿着第一限位孔水平移动,当第一限位柱插入第二限位孔内时,即可实现伸缩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的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盛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盛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747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