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循环蓄热式高温燃烧炉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71034.0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72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任琮炜;史黎明;于亚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毕恩德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6 | 分类号: | F23G7/06;F23G5/44;F23G5/46;F23J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智东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8 | 代理人: | 吴倩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蓄热 高温 燃烧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蓄热式燃烧炉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循环蓄热式高温燃烧炉,包括内部设置有容腔的炉体,所述炉体的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燃烧头,所述燃烧头的下侧对称设置有第一蓄热体和第二蓄热体,所述第一蓄热体与所述第二蓄热体固定连接于所述炉体,此时分解后的气体经过所述第二蓄热体进行冷却,所述抽气风机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后,所述抽气风机将冷却后的气体进行抽出,之后将气体输送入所述过滤盒中,冷却后的气体直接进入所述过滤液中,冷却后气体中的粉尘杂质会被留在所述过滤液中,由于气体的密度小于过滤液的密度,所以气体会从所述过滤液中向上冒出,从而达到了减少气体中粉尘杂质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蓄热式燃烧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循环蓄热式高温燃烧炉。
背景技术
蓄热式燃烧技术从根本上提高了加热炉的能源利用率,特别是对低热值燃料的合理利用,既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又节约了能源,成为满足当前资源和环境要求的先进技术,另外,蓄热式燃烧技术的采用又强化了加热炉内的炉气循环,均匀炉子的温度场,提高了加热质量,效果也非常显著。
现在人们在使用循环蓄热式燃烧炉燃烧分解有毒废气后,再将分解后可利用的气体冷却并直接排出,使冷却后的气体连同气体中的粉尘杂质一起被排出,造成了气体处理不完全的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循环蓄热式高温燃烧炉,旨在解决现在人们在使用循环蓄热式燃烧炉燃烧分解有毒废气后,再将分解后可利用的气体冷却并直接排出,使冷却后的气体连同气体中的粉尘杂质一起被排出,造成了气体处理不完全的后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循环蓄热式高温燃烧炉,包括内部设置有容腔的炉体,所述炉体的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燃烧头,所述燃烧头的下侧对称设置有第一蓄热体和第二蓄热体,所述第一蓄热体与所述第二蓄热体固定连接于所述炉体,所述炉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炉体的下侧并位于所述支撑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穿透所述支撑座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抽气风机,所述抽气风机远离所述排气管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远离所述抽气风机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过滤盒,所述过滤盒的内部一角固定连接有过滤层,所述抽气风机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过滤盒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出气筒,所述出气筒的下端穿透所述过滤盒的表面并延伸至所述过滤层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过滤盒的内部注入有过滤液,所述过滤盒远离所述支撑座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的外端螺接有第一密封盖,且所述排液管与所述第一密封盖之间可拆卸连接有第一密封垫;所述过滤盒的上表面中间处固定连接有注液管,所述注液管的顶端螺接有第二密封盖,所述注液管与所述第二密封盖之间可拆卸连接有第二密封垫。
优选的,所述炉体与所述排气管通过第一连接斗固定连接,且所述炉体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斗的上侧均匀开设有第一通气孔;所述抽气风机与所述出气管之间通过第三密封盖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炉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燃烧器,所述燃烧器与所述燃烧头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支撑座远离所述抽气风机的一侧壁上可拆卸连接有进气风机,所述支撑座的内部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进气风机,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斗,所述第二连接斗的上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炉体,所述炉体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斗的上侧均匀开设有第二通气孔,所述进气风机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座的内部中间处可拆卸连接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表壁上套设有导热块,所述导热块的外侧壁上对侧设置有两个绝热块,所述绝热块固定连接于所述导热块,所述旋转电机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蓄热体与所述第二蓄热体之间设置有格挡板,所述格挡板的内部开设有可供所述导热块与所述绝热块旋转的容腔,且所述格挡板的内部靠近所述第一蓄热体与所述第二蓄热体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一个与所述导热块和所述绝热块外侧壁相适配的导热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毕恩德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毕恩德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710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木工程废弃金属回收压扁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移动的环境检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