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傍山公路路基拓宽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68160.0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705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袁松;王希宝;周杰彬;张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3/00 | 分类号: | E01C3/00;E02D27/12;E02D5/74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张严芳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路 路基 拓宽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傍山公路路基拓宽结构,包括纵向梁板、盖梁和桩基础,所述盖梁设置在桩基础顶部,所述盖梁为倒梯形结构,梯形的上底大于梯形的下底,所述盖梁靠近陡崖凹地形的一侧上端面设置纵向梁板。本实用新型优点是:解决了傍山公路路基拓宽的问题;避免了内侧高陡边坡的开挖;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现实意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建筑工程与支挡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傍山公路路基拓宽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山区公路建设环境复杂多变,地形起伏大。在岩质山坡边坡坡度较大处,开挖路基需要开凿大量岩体,施工困难。上世纪90年代以前建设的部分陡峻山区的傍山公路,因为大型施工机械缺乏,路基宽度普遍较窄,内侧挖方边坡高陡,外侧悬崖陡壁,部分路段甚至为半山洞形式。傍山公路拓宽改建施工,面临着上边坡开挖量巨大且施工风险高、下边坡挡墙无法落底的问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傍山公路路基拓宽结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傍山公路上边坡由于开挖量巨大且风险高而导致无法修建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傍山公路上边坡由于开挖量巨大且风险高而导致无法修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傍山公路路基拓宽结构,包括纵向梁板、盖梁和桩基础,所述盖梁设置在桩基础顶部,所述盖梁为倒梯形结构,梯形的上底大于梯形的下底,所述盖梁靠近陡崖凹地形的一侧上端面设置纵向梁板。
现有技术是傍山公路一侧临山体岩壁,另一侧是陡坎,修建时需要开挖山体,公路施工成本较高。受限于施工成本,并且需要预留足够的路肩宽度、排水沟宽度及悬崖一侧防护桩的宽度,其路面宽度(供车辆行驶的宽度)通常较窄。
本实用新型增加了纵向梁板、盖梁和桩基础,盖梁为倒梯形结构,梯形的下底与原有公路宽度一致,梯形的上底大于梯形的下底,拓宽了公路,纵向梁板上可通车,通过纵向梁板、盖梁和桩基础的相互配合,解决了傍山公路路基拓宽的问题,避免了内侧高陡边坡的开挖,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现实意义。
进一步的,盖梁靠近山体的一侧设置有锚杆或嵌入山体内。
进一步的,锚杆为竖向结构。
进一步的,锚杆一端锚固在盖梁上,另一端锚固在山体上;
所述锚杆的作用为平衡外侧悬臂段竖向力,确保桩基础只承受竖向力。
进一步的,桩基础采用人工风钻成孔或水磨钻成孔施工而成;
所述桩基础采用人工风钻成孔或水磨钻成孔施工而成,严禁爆破而引起坍塌。
进一步的,盖梁上设置有调平层。
进一步的,调平层由碎石材质构成;
所述纵向梁板其顶面可直接铺装路面面层,内侧路基如为基岩,需加铺水稳碎石后达到与外侧梁顶齐平后,全幅一次性铺筑路面面层。
进一步的,盖梁嵌入山体的宽度大于等于1m;
所述嵌入山体的作用为平衡外侧悬臂段竖向力,确保桩基础只承受竖向力。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一种傍山公路路基拓宽结构,解决了傍山公路路基拓宽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一种傍山公路路基拓宽结构,避免了内侧高陡边坡的开挖。
3.本实用新型一种傍山公路路基拓宽结构,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现实意义。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681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接地开关电动操作机构
- 下一篇:一种污泥造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