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盾构隧道管片拼装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43954.1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067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吴恒生;郭伟;李鹏飞;王亚;郭岳雷;赵江昊;丁延昌;任冬生;杨旭东;王士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铁路建设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11/08 | 分类号: | E21D11/08;G01V8/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华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何凡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盾构 隧道 管片 拼装 定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盾构隧道管片拼装定位装置,涉及隧道施工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激光发射件以及和激光发射件对应的激光接收件,激光发射件包括:第一固定支座和设置在第一固定支座上的激光发射器,激光接收件包括:第二固定支座以及设置在第二固定支座上的激光接收器,第一固定支座和第二固定支座与隧道管片的手孔的结构相匹配,该装置可以安装在隧道管片中,在隧道管片的安装中起到良好的定位作用,保证管片安装速度和安装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盾构隧道管片拼装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和城市人口的爆炸式增长,城市地面交通越来越拥堵,对人们的交通出行、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不便,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发展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地下铁道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缓解地面交通压力,根本性解决交通拥堵的首要选择。在众多隧道施工方法中,盾构法因为其安全开挖和衬砌、掘进速度快、施工劳动强度低以及对地面交通与设施的影响小等优点在隧道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盾构法是使用盾构机在地下掘进,在盾壳的保护下进行开挖和衬砌作业,从而构筑成隧道的施工方法。盾构隧道的衬砌是由若干块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由螺栓连接拼装而成,管片与接头共同构成隧道衬砌结构,因此,管片的拼装质量和效率会直接影响结构的力学性能、工程的安全使用及造价。目前,有许多工程因盾构隧道管片拼装精度不够导致管片角部破碎、渗漏水以及管片错台等问题,进而影响到衬砌结构的防水和结构稳定。目前,人工操作管片拼装机拼装管片是当前进行管片拼装的主要方式。拼装过程中,拼装机的操作司机通过控制管片拼装机将待拼装管片送至指定位置,在此过程中需要有专门人员负责观察管片环缝与纵缝错台情况、环缝与纵缝张开量,然后将管片对位信息反馈给操作司机,操作司机进一步地调整待拼装管片直到满足拼装精度要求。该操作通过工作人员肉眼观察判断调整管片的位置,对工作人员的要求高,容易出现误差;调整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的协调配合,不断调整,通常很难实现快速高效拼装,且难以保证良好的拼装质量,为隧道的长期结构安全与运营维护埋下隐患。为了提高管片的拼装精度,部分工程在设计中采用设置凹凸榫的方法,该方法能有效提高管片衬砌的拼装质量,但对管片拼装的精度要求更高,控制不当极易造成管片凹凸榫及其附近混凝土破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盾构隧道管片拼装定位装置,该装置可以安装在隧道管片中,在隧道管片的安装中起到良好的定位作用,保证管片安装速度和安装精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盾构隧道管片拼装定位装置,包括:激光发射件以及和激光发射件对应的激光接收件,激光发射件包括:第一固定支座和设置在第一固定支座上的激光发射器,激光接收件包括:第二固定支座以及设置在第二固定支座上的激光接收器,第一固定支座和第二固定支座与隧道管片的手孔的结构相匹配。
该定位装置包括激光发射件和激光接收件,激光发射件和激光接收件分别设有第一固定支座和第二固定支座,第一固定支座和第二固定支座的结构相同,均与管片上手孔的结构相匹配,从而可以将第一固定支座和第二固定支座卡设到管片的手孔中,第一固定支座上设置激光发射器,第二固定支座上设置可以接收激光发射器发射的激光的激光接收器,安装管片时,将激光发射件和激光接收件分别设置在待安装的管片和已安装的管片的位置相对应的手孔中,从而当激光接收器接收到激光发射器发射的激光时,表明管片安装到位,采用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激光光束稳定,穿透力强,不易受到干扰,从而保证管片安装精度。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支座和第二固定支座均采用磁力座。
第一固定支座和第二固定支座采用磁力座,可以更稳定牢固的固定在管片的手孔中,避免管片振动时掉落,也可避免使用时间较长时,第一固定支座和第二固定支座外壁磨损而夹设不牢。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支座和第二固定支座的高度大于手孔的深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铁路建设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未经中国电建集团铁路建设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439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