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解决电缆终端塔引线与铜排连接接点过热问题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43850.0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76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涛;应辉;吴琼;王君宇;刘作鹏;曲连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5/08 | 分类号: | H02G15/08;H01R13/02;H01R24/00;H01R31/06;H01R4/30 |
代理公司: | 大连格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38 | 代理人: | 刘琦 |
地址: | 116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解决 电缆 终端 引线 连接 接点 过热 问题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解决电缆终端塔引线与铜排连接接点过热问题的装置,包括:引线连接管(2)、引流线(3)和铜铝过渡端子(4),所述引线连接管(2)由第一L型连接管(201)与第二L型连接管(202)利用螺栓正反对接构成;所述引流线(3)的一端与第二L型连接管(202)相连,所述引流线(3)的另一端与铜铝过渡端子(4)相连。本发明利用增加引流线(3)和铜铝过渡端子(4)的方式,代替原有L型铝制连接管与铜排的连接,避免了铜、铝两种材料的接点连接,同时增加电缆终端塔上架空线下引线与铜排连接点,从而减少出现过热问题的次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电电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解决电缆终端塔引线与铜排连接接点过热问题的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发展过程中,电力电缆凭借其节约地上空间的优势,大量输电架空线路迁改为输电电缆。目前,随着输电电缆的大量投运,输电电缆终端塔上户外终端头通过引线端子与架空线路连接。由于材料及工艺问题,引线端子与铜排连接接点处过热现象已成为威胁输电电缆安全运行的常见缺陷之一。
输电电缆通过铜排与架空线通过L型端子连接,架空线和下引线为钢芯铝绞线,引线端子是连接铜铝导体的金具。目前使用量较大的仍为纯铝端子,在下引线上压接L型铝端子,直接通过螺丝连接到铜排上。由于铝的金属活性强于铜,铜排与铝端子接触表面不能达到完全贴合,存在一定空隙,当水分填充空隙时,铜铝接触面形成原电池效应,加速氧化,在接触面产生一层氧化膜,导致接触电阻增加而出现发热,同时由于大连地区沿海,空气中盐分较重、湿度较大,户外情况下铝端子、螺丝容易发生锈蚀,导致连接接点处过热问题频频出现。
出现过热缺陷时,需要申请停电进行接触表面打磨、更换螺丝等处理,耗时耗力,同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由于铜铝材料接触导致接点过热的问题,因此大连供电公司电缆运检室通过原理研究,提出一种解决电缆终端塔引线与铜排连接接点过热问题的装置,用于减少引线与铜排连接接点处出现过热情况的次数。
最主要、最关键的技术问题:铜铝两种材料连接表面存在空隙,由于原电池效应会加速氧化,氧化层的出现导致接触电阻明显增大而出现接点过热,为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当引线端子与铜排连接接点处出现过热,需及时停电对过热点进行处理,耗时耗力,电缆维护成本高,且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铜铝连接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解决电缆终端塔引线与铜排连接接点过热问题的装置,通过改变接点位置处接触材料不同的方法,降低因引线与铜排连接接点处氧化而导致的过热缺陷出现的概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解决电缆终端塔引线与铜排连接接点过热问题的装置,包括:引线连接管、引流线和铜铝过渡端子,所述引线连接管由第一L型连接管与第二L型连接管利用螺栓正反对接构成;所述引流线的一端与第二L型连接管相连,所述引流线的另一端与铜铝过渡端子相连。所述铜铝过渡端子包括铝端子和铜端子,所述铝端子的一端与引流线相连,所述铝端子的另一端与铜端子固定连接,所述铜端子上开设螺栓孔。
优选方式下,所述铜端子是通过螺栓孔中的螺栓与铜排固定连接的端子。
优选方式下,所述第一L型连接管是用于插入下引线的L型圆管,所述第二L型连接管是用于插入引流线的L型圆管。
优选方式下,所述第一L型连接管为:在圆管的侧面上沿垂直于圆管轴线的方向上固定焊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螺栓孔;所述第一L型连接管与第二L型连接管的形状相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避免接点处铜、铝材料接触,大大减缓了材料表面氧化速率,同时可以增加下引线与铜排连接点个数,当某处连接点接触面出现氧化时,接触电阻增加,此时电流通过其他支路进行分流,从而使得氧化部位电流减小,从而减少出现过热问题的次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在电缆终端塔上的连接使用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438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下米阀结构及其碾米机
- 下一篇:通用型零配件传送挂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