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管式太阳能真空集热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40212.3 | 申请日: | 2020-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959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庄恢智;左文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海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S10/40 | 分类号: | F24S10/40;F24S10/75;F24S10/95;F24S70/10;F24S70/225;F24S60/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70000 海南省海口市美***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管 太阳能 空集 | ||
一种热管式太阳能真空集热管,玻璃外管与玻璃内管间距0.3~0.8cm,之间有真空层,选择性吸收涂层均匀涂覆与玻璃内管的外侧,构成该集热管的外形结构;管堵置于玻璃内管的顶端,与玻璃内管共同构成密封式容器,内部充装有导热油;热管下端2/3位于玻璃内管中心,上端1/3位于管堵上策,上端加工有散热翅片;工作时,选择性吸收涂层吸收太阳热量,温度升高,加热玻璃内管内的导热油,导热油温度升高并加热热管,热管将热量传递给顶端的散热翅片,完成该集热管的集热过程。该集热管具有良好的等温性和导热性,集热管内的热量被及时导出,明显提升了集热管热量的利用率和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集热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管式太阳能真空集热管。
背景技术
太阳能作为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在光热领域,发展速度极快,作为太阳能集热设备核心的真空集热管已经达到年产量上亿只的规模,年新增集热面积达千万平米以上。目前,全玻璃真空型集热管生产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成本低,利用率高,因此如何在现有工艺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太阳能集热器的效率是太阳能应用的关键问题。
现在主要的全玻璃真空管型集热器,是由外玻璃管和内玻璃管形成真空夹层,内玻璃管上涂有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吸收比一般高于90%,发射比低于10%。但常见的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太阳能在加热水的工作过程中,在沸腾时会有结垢产生,影响了太阳能集热管的寿命和使用效率,而是太阳能集热管是利用热水的自然对流形成水体循环,热水利用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热管式太阳能真空集热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热管式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包括散热翅片(1)、管堵(2)、玻璃外管(3)、选择性吸收涂层(4)、真空层(5)、玻璃内管(6)、弹簧支架(7)、密封圈(8)、热管(9)、吸气剂(10),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外管(3)与玻璃内管(6)间距0.3~0.8cm,通过烧制融合为一体,之间有真空层(5),所述选择性吸收涂层(4)均匀涂覆与玻璃内管(6)的外侧,构成该集热管的外形结构;所述管堵(2)置于玻璃内管(6)的顶端,与玻璃内管(6)共同构成密封式容器,内部充装有导热油;所述热管(9)下端2/3位于玻璃内管(6)中心,上端1/3位于管堵(2)上策,上端加工有散热翅片(1);所述选择性吸收涂层(4)与玻璃内管(6)直接接触,玻璃内管(6)与内部导热油直接接触,内部导热油与热管(9)直接接触,构成该集热管的集热结构。
优选地,所述玻璃外管(3)、玻璃内管(6)均为筒体结构,底部为半球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热管(9)的底部与玻璃内管(6)的底部间距为3~5cm。
优选地,所述玻璃外管(3)与玻璃内管(6)底部之间设置有弹簧支架(7),弹簧支架(7)上设有吸气剂(10)。
优选地,所述玻璃外管(3)与玻璃内管(6)均为高硼硅玻璃管。
优选地,所述玻璃外管(3)、玻璃内管(6)与热管(9)为同轴性结构。
优选地,所述热管(9)为不锈钢材质的管体,为高压密封结构,内部充装有相变导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显著效果:
(1)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管堵与玻璃内管共同构成密封式容器,内部充装有导热油,加热热管,及时将热量到处,因此在加热过程中导热油并没有沸腾,不会有结垢的情况发生,延长了集热管的使用寿命。
(2)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采用热管导出热量,热管内腔充装有相变导体,导体蒸汽是处于饱和状态,具有优良的等温性和导热性能,导热能力明显高于一般金属,而且由于良好的等温性,集热管内的热量被及时导出,明显提升了集热管热量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海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海南海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402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
- 下一篇:一种光伏组件降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