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伏光热一体化海水淡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135095.1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799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徐立;龙明全;商丹;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4 | 分类号: | C02F1/14;H02S40/42;H02S40/32;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6 | 代理人: | 王岗 |
地址: | 610056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热 一体化 海水 淡化 系统 | ||
1.一种光伏光热一体化海水淡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光伏余热回收系统(4)、太阳能集热器(6)、海水淡化系统、水泵、水箱、水塔(15)、逆变系统(5);
所述水箱包括保温水箱(7)和淡水水箱(8);
所述光伏余热回收系统(4)与太阳能集热器(6)连通,太阳能集热器(6)的输出端与保温水箱(7)连通,保温水箱(7)的输出端连接海水淡化系统,水塔(15)也与海水淡化系统连通;
所述海水淡化系统具有玻璃板(10)、溢流板(11)、吸热板B(12)、热水流道(13)、盛水槽(14);玻璃板(10)对应于吸热板B(12)上方,吸热板B(12)的下方为热水流道(13),吸热板B(12)的侧面具有溢流板(11),保温水箱(7)的输出端连接热水流道(13),热水流道(13)的输出端回接光伏余热回收系统(4)和太阳能集热器(6);玻璃板(10)对应设置盛水槽(14),盛水槽(14)连通淡水水箱(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光伏光热一体化海水淡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水塔(15)的进水端连通IS型离心泵(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光伏光热一体化海水淡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太阳能集热器(6)具有吸热板A(2)、光伏电池(3)和冷却通道,在光伏电池(3)背面贴附有吸热板A(2),吸热板A(2)后贴附有冷却通道,冷却通道为半矩形槽道(18),半矩形槽道(18)后敷设保温材料(1),吸热板A(2)、光伏电池(3)、半矩形槽道(18)之间采用高强度环氧密封胶(17)粘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光伏光热一体化海水淡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太阳能集热器(6)优选使用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光伏光热一体化海水淡化系统,其特征在于;热水流道(13)为圆角化型流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光伏光热一体化海水淡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水泵包括IRG型离心泵(9)和IS型离心泵(1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光伏光热一体化海水淡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6)的输出管道采用热镀锌钢管,其余输水管道采用PPR管,所有管道均需敷设保温材料(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光伏光热一体化海水淡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光伏余热回收系统(4)的输出端设置三通阀,淡水水箱(8)与保温水箱(7)之间设置三通阀,水塔(15)的出口端设置流量调节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光伏光热一体化海水淡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塔(15)设置水位传感器,太阳能集热器(6)出口以及保温水箱(7)中设置温度传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光伏光热一体化海水淡化系统,其特征在于;逆变系统(5)由光伏扬水逆变器和并网逆变器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3509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输煤皮带用煤块监控装置
- 下一篇:一种锁止插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