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钻杆立柱用通径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133686.5 | 申请日: | 2020-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628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海;张天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曼石油天然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31/00 | 分类号: | E21B3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5 | 代理人: | 周涛 |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钻杆 立柱 用通径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杆立柱用通径规,其结构包括主体、柔性底部、绳索、液位管,柔性底部安装在主体下端,柔性底部呈弧面;柔性底部和主体之间形成腔体,液位管下端连通腔体顶部,液位管另外延伸到主体外部,绳索一端连接固定在主体上端,腔体内和液位管内充水。本实用新型通过液位管内的液位变化或者气囊的体积变化便于判断钻杆立柱内壁是否出现堵塞,方便快捷,较为直观;橡胶圈的设置不仅可以减少通径规与钻杆立柱内壁涂层的剐蹭,也可以将钻杆立柱内壁的部分附着物清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钻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钻杆立柱用通径规。
背景技术
在钻井作业过程中,一般情况下钻杆立柱内壁会存留泥沙等杂质,有时候还会存在液压钳的钳牙掉落在钻杆立柱内卡住,因此下钻杆立柱时需要检查钻杆立柱内是否堵塞,如果发生堵塞或者其他异物,则需要进行钻杆立柱通径。
常规的做法是用一块铁块上面系一根绳子,将铁块从钻杆立柱上端放入,如果发生堵塞则铁块无法通过钻杆立柱,则进行通径。
但是铁块在钻杆立柱内可能会对钻杆立柱内壁的涂层造成破坏,而且判断是否堵塞存在难度,需要操作人员凭借手感去判断铁块是否被堵塞物堵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钻杆立柱用通径规,便于判断钻杆立柱是否堵塞,且不会破坏钻杆立柱内壁的涂层,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钻杆立柱用通径规,其结构包括主体、柔性底部、绳索、液位管,柔性底部安装在主体下端,柔性底部呈弧面;柔性底部和主体之间形成腔体,液位管下端连通腔体顶部,液位管另外延伸到主体外部,绳索一端连接固定在主体上端,腔体内和液位管内充水。
进一步地,主体包括壳体、配重块,壳体下端设有开口腔体,配重块安装在壳体内。
进一步地,开口腔体的外侧的主体表面还设有一圈弧形槽,柔性底部的上边缘包覆在弧形槽内。
进一步地,弧形槽内还安装有橡胶圈,橡胶圈套设在柔性底部上边缘外侧,橡胶圈一方面可以减少通径规本身与钻杆立柱侧壁涂层的剐蹭,另外一方面还可以使得柔性底部与主体之间的连接更紧密,此外,对于钻杆立柱内壁的一些附着物还可以进行清除。
进一步地,绳索和液位管的外侧还包覆有防护管。
进一步地,液位管上端设有气囊,通过气囊可以对液位管的上端进行封堵,避免液位管内的液体流失。
进一步地,绳索另外一端还设有防坠器,所述防坠器包括圆形架,所述圆形架内部设有横杆,所述绳索的一端固定在横杆上,防坠器可以防止通径规本身掉落到钻杆立柱中。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液位管内的液位变化便于判断钻杆立柱内壁是否出现堵塞,通过一旦发生堵塞,则液位管内的液面发生变化。
2、气囊的设置一方面可以避免液位管内的液体流失,另外一方面一旦液位变化气囊体积也会发生变化,通过气囊体积变化也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堵塞、异物。
3、橡胶圈的设置不仅可以减少通径规与钻杆立柱内壁涂层的剐蹭,也可以将钻杆立柱内壁的部分附着物清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通径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通径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通径规使用状态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通径规的另外一种使用状态。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防坠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柔性底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曼石油天然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曼石油天然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336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砼施工的钢木组合模板
- 下一篇:一种具备悬挂装置的微波炉





